其他人不知道張祈靈為什麼突然跑的這麼果斷,但動作卻相當不慢的追了上去。
唯有陸明黎沒有動。他站在原地目送眾人離去,隨後將視線落向了走廊的另一側。愉快的任務收尾開始!
他無視了周圍窸窸窣窣的聲音,熔金的黃金瞳在黑暗中熠熠生輝,那些本被言靈的力量吸引而來的異類們這一次望而卻步,徘徊在距離他極近的牆壁裡遲遲不敢現身。
它們不出現,陸明黎也就懶得理這些東西。他從淺坑上方躍過,腳步輕巧地走過走廊,最終抵達了一個半球形的密室。
【您已抵達最後的核心區域。】
【請注意,該區域為遠程互動機關,僅一人無法完成相關解密。】
【您已完成任務‘幕影蛇囚’,特殊區域‘斯格拉柔達’的相關地圖已開放,機關密室已全部點亮。】
【任務獎勵結算中…】
【您已獲得如下獎勵:錢幣x1000萬,聲望x2000,執行部定製工具券x10,裝備部定製武器卷x3,醫療箱x10,龍血結晶x1200,信息部資料調取權限x1,七宗罪借用權限x3,索比斯拍賣會邀請函x1。】
陸明黎:“?”
獎勵裡是不是混入了什麼以往沒見過的東西???
他又仔細看了一遍獎勵。龍血結晶這次前所未有的大方,總算不是入不敷出的狀態了,雖然相比這兩年來消耗多,但總算是回了大部分的。至於什麼定製券,以後都可以再說,現在當務之急是最後三個獎勵。
信息部資料調取權限!居然是一次能無視權限自由調取信息部資料的機會!回頭就去聯係諾瑪,把所有資料拷貝一份給南燭加載上!!!
七宗罪這個,怎麼看都是昂熱校長給的福利吧,大概是之前自己找某狗要七宗罪的事被校長考慮到了,並且大方的直接給了三次機會。
唯一值得疑問的是,這能被係統充作獎勵,總不能這係統跟學院有什麼關係?
陸明黎若有所思的瞥了一眼係統頁麵,暫時放過了這個很會裝死的係統,將視線放在了最後一個獎勵上——索比斯拍賣會邀請函。
或者說的再準確一點,是【索比斯拍賣行舉辦的定向拍賣會】的邀請函。
索比斯拍賣會對外是一所專營藝術品的拍賣企業,但私下裡卻會不定期舉辦定向拍賣會,而這種定向拍賣會所會邀請的特殊人群隻有混血種。因此,這地方也是學院裡常去的定點淘沙地。
值得一提的是,被陸明黎瘋狂眼饞的【七宗罪】就是校長和路學長在索比斯的定向拍賣會買回來的。
他之前的時候倒也參加過這個拍賣會,每一次都能得到一些煉金物品,無論是輔助還是攻擊類的都有,唯一問題就是能出什麼得看自己運氣,以及財力。
三個獎勵都是好東西。
順利拿到任務獎勵,陸明黎看了一眼麵前的球形密室,思索了幾秒後終究是沒有太深入。
遊戲的地圖已經加載了出來,下麵的地形顯得得一清二楚,就連正在轉動的機關都被標的明明白白,清楚到一眼看過去就知道下麵的機關是錯誤的方向,要想去正確的密碼室,大概得等到後半夜去。
陸明黎:“……”
算了,還是回去吧。
陸明黎選擇了離開,放棄了等待到後半夜。
張家建這山裡機關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想的?!開密碼都要看吉時是嗎?!
……
陸明黎返回營地的時候,發現營地裡一片混亂。
不少多出來的傷員被人抬到了醫療帳篷裡,也有人帶著大批的東西離開了營地,朝著山的方向走了過去。
陸明黎:“?”
雖然好奇這段時間內又發生了什麼,但陸明黎還是先去了他哥的帳篷。
但張祈靈並不在帳篷裡,反而跟張岐山等人都在主帳篷裡。陸明黎此刻已經重新縮回了原本的大小,再加上道具的掩護,直接溜進了主帳篷,就發現他哥居然難得坐在主位上,而腳邊正躺著一個狼狽的家夥。
陸明黎看了一眼,認出了這人。
這人叫金萬堂,是霍家帶來的人,據說是個古董鑒定和修複專家,跟他哥一起乾過修複那些古籍的活計。這人並不是九門的人,而是被招來的,並且簽署了保密協議,幾乎是被扣押在這裡給他們工作的。九門的人還或多或少的更換過人,各門的精英也會來回更替,但這些被特意招過來的“專家”卻不被允許離開,硬生生在這地方待了兩年多的時間。
隻是這會兒這人狼狽的趴在地上,整個人跟從水裡撈出來的一樣,看著他哥的表情還帶著明顯的驚恐與心有餘悸。
這是……被拷問了?
陸明黎下意識思索這人是不是趁著大部分主事人都不在,乾了什麼偷偷摸摸的事,就見一直安靜坐著的霍仙姑起身:“佛爺,張先生,這人是我們霍家帶來的,出了事也是我們霍家的責任,還請將這人交由我們來處理如何?當然,我們霍家會支付相應的代價作為賠罪。”
這話的指向性就很明確了,這人違反了一開始簽署的保密協議。就是不知道是偷盜文物還是意圖逃跑了,陸明黎猜測是前者。
那他來晚了啊!他哥剛剛拷問人的帥氣場麵他沒看到誒!!!
陸明黎心下遺憾,待在角落裡安靜聽牆角。
金萬堂很快就被拉了出去。有霍家作為擔保,他死不了,至於之後會被怎麼樣,那就得看霍家當家人要怎麼處置他了。
而眾人齊聚這裡可不是為了商討這個,而是為這次的損失。
下墓危機重重,更彆說他們這次來的墓本就是一個危險未知的地方,所以傷亡在所難免。但問題在於,這次的傷亡有點過大了。他們進去的時候幾乎進了營地大半的人,出來時的人數卻不超過二十個,而且折進去的還都是九門的精英,對九門來說也是一次大動筋骨的損失。
張岐山自覺攬下了這次的損失,畢竟這一次是他召集眾人來此,自然也擔下了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