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花團錦簇的文章
考試出了結果之後,還要待一段時間,等出結果。
裴珠泫也可以這麼乾,就是會比待在京城裡麵勞累一些罷了。
但很多事情待在京城裡麵是看不清的。
特彆是朝中一直實行的政令,如果不到地方上曆練是沒辦法切實了解到,那些政令為何頒布有什麼作用造成了什麼影響。
皇上是一個英明的君主,並不喜歡那種空中樓閣。
隻會學習,但是對地方政務一點都不了解,這樣的人在朝廷那裡得不到好。
朝廷既然開科舉,他們需要的人才,是踏實肯乾的人才。
而踏實能乾4個字代表的並不是願不願意乾活,而是對底層有些了解。
如果對朝廷中的政令一點也不了解,也不知道底層的運轉,裴珠泫就算想在卷子上寫出可行的建議都寫不出來。
科舉考試之所以這麼難,就是因為有些試題需要有廣大的見識,需要對一些政策有了解才能寫出來的,甚至需要深思熟慮。
平時思考那些政策的意義。
也要思考底層是怎麼運轉的,就需要親身去經曆,去看去聽。
所以才有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的說法。
一味的隻是遲早堆砌是沒有用的。
哪一個10年寒窗苦讀的學子沒有學過這些做不出一篇辭藻華麗的文章出來。
所有人都能辦到的事兒就不算是優點了,裴珠泫就算能辦到也沒用。
所以裴珠泫一直考不上呢。
因為他會的大多數人都會,沒有突出的地兒。
對朝廷來說,有他沒他都是一樣的。
所以裴珠泫想考上進士必須得改變思路。
不能再像從前那樣隻寫空泛的文章需要他去實地考察。
去實施感受。
感受一下底層政策的運轉。
感受一下普通百姓的生活。
去基層感受一下裴珠泫想寫的東西才能寫出來。
也才能寫更多有用的東西,而不是一切空話套話。
空話套話對於考試來說或許有用,但是對於當官治理百姓是沒有用的。
周琛是看過裴珠泫文章的辭藻卻是華麗。
但並不是沒有人能寫出比裴珠泫遲早更好的文章。
所以嘛,裴珠泫想走這條路,那恐怕很難。
大家都喜歡安逸,都想留在京城裡麵享受生活。
所以和裴珠泫一樣對於實際政策沒有一點感悟的人很多。
他們能寫的就隻有一些空泛的話語。
這樣一來比拚的就隻有誰的文采更出眾了。
這其實很難脫穎而出。
這種文章看多了也會讓人膩歪。
周琛看過楊小公子的文章,楊小公子的文章寫出實際的東西,其實更多一些。
兩人的出身畢竟不同。
裴珠泫與底層的感悟很少。
但楊小公子因為出生擺在那裡,對於普通百姓的生活就算了解的不是特彆多,但看過的也就更多了。
周琛的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裴珠泫竟然這麼大年紀沒有考上進士,可見裴珠泫的文章還是缺了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