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官場的慣例了。
一塊乾活意見出現不一致的情況,那就官低的就聽官高的。
既然慣例如此,周琛可沒有想過違背再說了,方大人手段不差。
也有一顆為民之心,並且會聽下麵人的意見,並不會獨斷專行,既然如此,周琛又有什麼好介意的呢?
他應該慶幸朝廷派來的是方大人而不是其他官員,好歹他們和方大人有一點矯情,而且一塊兒乾過活。
現在不用從頭再磨合了,少了他們很多事兒。
而且周琛對方大人也是很信任的,既然如此,那這對他們來說是極好的事情。
周琛可不是那種既要又要的人。
他隻會要自己能夠要到的東西。
果然方大人聽到,裴珠泫和楊小公的兩人也在這裡的時候,略微有些吃驚。
他當然知道裴珠泫和楊小公子已經考上了官員,並且外放了。
按說既然已經確定了地方以及上任的時間。
那裴珠泫和楊小公子兩人應該儘快去上任才對。
看這倆人的模樣應該要在這裡留到天花結束。
不過方大人一想裴珠泫和楊小公子以及周琛之間的關係就不難理解了。
而且周琛說過了,裴珠泫和楊小公子都已經告訴給朝廷了。
那這事兒就和他沒什麼關係。
於是方大人笑眯眯的點頭說道:“沒想到裴珠泫和楊小公子兩人也在這裡,我記得楊小公子的年紀更小吧,但是我對他的記憶還挺好的,是個踏實的年輕人,上一次他整理出來的政策連朝廷中那些大人都誇讚不宜。”
“由此可以看出,養小公子的才能,而且學識也不差,小小年紀就已經科舉出仕,朝堂中再難找到年紀這樣小的官了,而且考公的名次也不差,我記得朝廷中很多官員對楊小公子感覺都挺好的。”
“這一次有他們兩人跟著我們一塊乾活,我們對控製天花的信心就夠用足類一些把握也更高一些,我們這麼多有才有能的人都在這裡,那我們必須要把天花控製的足夠好,才不枉費我們這裡這麼多人。”
既然周琛都已經這樣說了,那方大人不可能不給周琛麵子,自然是帶著裴珠泫和楊雄公子兩人誇讚了一番。
而且他說的也不是假話,和裴珠泫以及楊小公子合作,方大人對裴珠泫和楊小公子就有一定的了解,這二人的辦事能力確實不差。
既然如此,那這一次他們有這麼多人在這裡。
方大人對於控製天花更有信心了一些。
裴珠泫和楊小公子兩人都能考上進士,可見這兩人的才能絕對是不差的。
既然如此,那小小的天花也就沒什麼可怕的。
雖然一開始有些驚訝,但是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方大人還是很欣喜的。
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他們這裡有才能的人當然是越多越好了。
更彆說這兩人還是能夠自己考上關的學子。
彆的不說,他們讀書的能力肯定是足夠的。
再加上上一次的接觸來看這兩人的辦事能力也不差。
用這樣的人總比用陌生人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