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珠泫和楊小公子留在這裡,還是很順利的。
還能幫周琛乾一些活,果然留在這裡還是很有用的,這不就幫上忙了嗎?
而楊小公子那邊對周琛也是很感激的。
楊小公子出生寒門,他雖然可以考上,但恐怕還要過兩年。他倒不介意晚兩年考上。
但是沒有周琛在奏折上寫上楊小公子名字的話,養小公子雖然可以考上,但很難在那些大臣心裡留下印象。
有了周琛的奏折,再加上這一次的事情,朝中大臣肯定能對他有些印象的。
在那些大臣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以後做起事情來也能夠方便很多。
起碼不擔心被朝中大臣遺忘,也不擔心被他們看不順眼緊盯著。
所以楊小公子又怎麼可能不感謝周琛呢?
不過楊小公子比裴珠泫要清醒一些。
他對周琛笑著說道:“以我們三人之間的關係,周琛你實在不必要說這些,我們三人本就捆綁在一起的,不論是我們的感情還是我們之間的利益,你有事情我們也絕對會幫忙的。”
“我們還沒辦法做到袖手旁觀,看著你一個人在這裡陷入危險中而不出手幫忙,我和裴珠泫能有今天還得虧了你的幫助,如果沒有你的話,我們兩人現在恐怕還沒有考上呢,即使考上了在官場中我們也是孤立無援的。”
“既然我們三人都沒有盟友,那我們三個更應該抱團,不至於讓其他人欺負了去,剛好我們三人的淵源這麼深,不聯合在一塊也浪費了我們之間的情誼,官場比我們想象的要險惡,多一個盟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強我們的力量也能更大一些。”
楊小公子覺得他們三個人之間的關係,早都已經密不可分了。
有了周琛的幫助,他們能走得更快一些,周琛在朝中早都已經站穩了腳跟。
他們跟在周琛身邊能夠事半功倍。
雖然這不可避免的周琛的麻煩也成了他們的麻煩。
一下子好像有不少人對他們有敵意。
但楊小公子知道做事情不可能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他們竟然跟周琛結成同盟了,周琛能給他們帶來好處,自然也會給他們帶來一些麻煩。
不過楊小公子並沒有退縮的想法。
年輕人嘛,做事總歸要莽撞一些,不能太過畏縮。
稍微衝撞一點也無妨。
他們三人在朝廷中的年紀也是很小的,今年考上的進士中。
他和裴珠泫的年紀都能算得上是偏小的那波。
年紀小也有年紀小的好處。
雖然可能會讓人覺得辦事不夠牢靠。
但朝廷中的大臣對於他們的包容性也會更多一些。
他們做事情的時候稍微出格一點也不會讓人覺得反感。
而他們跟在周琛身邊,在朝廷中好歹算是一個小團體了,他們這個團體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但如果他們分散開的話,他們這點人又沒有資曆也沒有家室背景的支撐在朝廷中是不夠看的。
誰都能欺負一下。
在還沒有進入官場之前就能獲得幾個盟友,幾個幫手對他們來說百利而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