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月近圓時
隨著那象征著神秘與未知的月圓之夜逐漸臨近,開封城原本熱鬨祥和的氛圍仿佛被一層沉重而壓抑的陰霾所籠罩。包拯和他手下的眾人沒日沒夜地忙碌著,為營救趙婉兒做著最後的拚搏與準備。
公孫策所在的書房內,燭光搖曳,映照出他那因疲憊和專注而略顯憔悴的麵容。
“哎呀,這線索怎就如此雜亂!”公孫策緊蹙著眉頭,一邊快速翻動著書卷,一邊自言自語道,“我就不信找不出端倪!”
書桌上堆積如山的書卷和資料,雜亂無章地擺放著,每一頁都承載著他的希望與焦慮。他眼睛布滿血絲,目光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圖案之間快速移動,大腦飛速運轉。
“公孫先生,可有進展?”展昭匆匆走進書房問道。
公孫策搖搖頭,歎口氣說:“尚無頭緒,展昭啊,外麵巡查如何?”
展昭一臉凝重:“情況不妙,這李文遠甚是狡猾,毫無蹤跡可尋。”
展昭則身著重甲,手持長劍,英姿颯爽地帶著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人在城內城外展開了嚴密的巡查。
“大家都仔細著點,莫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展昭叮囑道。
“是,展大人!”眾人齊聲應道。
他們的腳步聲在寂靜的街巷中回響,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每一個角落。無論是陰暗的小巷,還是荒涼的郊外,都留下了他們堅實的足跡。
“這地方好生詭異,都小心些!”王朝說道。
“放心,有咱兄弟幾個在,怕啥!”馬漢應道。
他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哪怕是一絲風吹草動,都能引起他們高度的警覺,生怕李文遠再有什麼陰險狡詐的陰謀詭計得以施展。
然而,儘管他們的防範工作已經做到了極致,令人毛骨悚然的詭異之事還是接二連三地發生。
“大人,不好了,又有百姓失蹤了!”張龍急匆匆地跑來稟報。
包拯臉色一沉:“快去安撫家屬,務必查個水落石出!”
城中不斷有百姓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莫名失蹤,這些人的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失蹤者的家屬們悲痛欲絕,四處奔走呼號。
“包大人,您一定要為我們做主啊!”
“我的親人到底在哪裡?”
一時間,整個開封城人心惶惶,恐懼的情緒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開封府的門口,每天從清晨到日暮,都擠滿了前來求助的民眾。
“大家莫慌,本府定會竭儘全力!”包拯大聲說道。
他們眼中充滿了無助和期望,希望包拯能為他們找回失蹤的親人,還他們一個公道。
包拯一方麵要耐心地安撫這些心急如焚的民眾,給予他們安慰和承諾。
“各位放心,隻要有本府在,定不會讓惡人逍遙法外!”
另一方麵還要應對來自朝廷內部的巨大壓力。一些彆有用心的官員對包拯遲遲未能破案這件事大做文章,在朝堂上百般刁難,甚至在背後煽風點火,妄圖借此難得的機會削弱包拯在朝中的權力和威望。
在這內憂外患、艱難困苦的時刻,包拯卻始終保持著超乎常人的冷靜和堅定不移的信念。
“大人,這可如何是好?”公孫策憂心忡忡。
包拯目光堅定:“公孫先生,莫急,邪不壓正,咱們定能找到辦法。”
他那高大而威嚴的身影,仿佛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給了開封百姓無儘的信心和力量。他深知,自己肩負著全城百姓的殷切期望,這份責任重於泰山,絕不能有半分的退縮和猶豫。
一天夜裡,展昭帶著一身的疲憊和塵土,邁著沉重的步伐回到開封府。
“大人,情況不妙啊!”展昭說道。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向包拯彙報說:“大人,在城外的荒野之處,我們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痕跡。那似乎是大規模人員活動所留下的,有雜亂的腳印,還有一些被刻意掩蓋的車轍印。但由於天色太暗,無法追蹤其去向。”
包拯聽後,心中不禁一沉,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展昭,繼續加派人手,擴大搜索範圍!”
“是,大人!”
與此同時,在書房中埋頭苦思多日的公孫策,終於在那堆積如山的書卷中找到了一絲曙光。
“哈哈,終於讓我找到了!”公孫策興奮地喊道。
他興奮不已地捧著一本泛黃的古籍,急匆匆地找到包拯,激動地說道:“大人,經過我多日的苦心研究,終於發現了這巫術中的一些破綻。我發現這看似強大且神秘莫測的巫術,實際上也並非無懈可擊。施術者必須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並且集中全部的精力,才能將其威力發揮到最大。而且,這巫術力量的來源與某種特殊的物品息息相關,如果我們能找到這個神秘的物品,或許就能一舉破解這令人頭疼的巫術。”
包拯聽後,眼中瞬間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但很快又恢複了冷靜,嚴肅地問道:“公孫先生,此事事關重大,你可確定你的發現萬無一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