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姬的話擲地有聲,卻並未得到神明的回應。
稍頓了一頓,她才聽到神明說:“也許在某一層麵上,你說的沒錯,但是根據我的經驗,有時候愚蠢的執著,在華夏區的文明裡會被稱之為‘道’。”
“在我們這裡,也是一樣的。”竹姬道,“隻要堅持一樣東西,必然要為此做許多愚蠢的事。但我認為愚和蠢是不同的,代價、回饋、目標不同,堅持的意義就不同。我不認為,她是一個有道的人。”
“不管你怎麼認為,不要害怕她,但也不要小看她。如果這一次我不能走出三途川,那麼你們起碼一年之內也進入不了三途川。九相圖提供的力量快到頭了,我不希望我們有一年的時間無法相見,無法像現在這樣輕鬆對話。”
“我一定會做好萬全準備,絕不讓她破壞掉這一切。”
竹姬頷首對著虛空行禮,在抬頭時,發現煙霧中的聶莞終於動了。
竹姬和她的神明交流時,聶莞也感受到一種召喚。
從鬼火中散發出來,絲絲縷縷纏繞向她,引逗著她將思緒延伸出去,好與虛空中的某個存在勾連。
但聶莞沒有被其引誘,也沒有將思緒給散出去。
她知道,沒有文物道具的力量作為搭建平台,她是無論如何不可能與概念真正接觸的。
雖然可以借用本體的文物道具力量,但之前絞殺過一個概念後,萬魂舞需要休息,夜宴圖則幾乎已經被概念的屍體碎片所撐滿,所有力量都要用來承裝它,兩個道具都不適宜分出力量來給她。
而且,她現在的思緒也做不到收放自如。
沉甸甸的概念記憶在頭頂壓著,自己稍一鬆懈,就會被千鈞重錘砸成肉泥。
所以她沒有去迎合那些召喚,而是踩著雙劍屹立在水中,集中精力感受這些召喚。
感受它們背後的因果線,感受它們與遊戲之外第二層世界的連接。
這些連接,這些因果線,是比召喚本身更重要的東西。
然而要辨彆它們,卻沒有那麼容易。
聶莞嘗試了許久,都效果寥寥,很快就被周圍環境的變化吸走了更多注意,那些幽微的探索暫時無疾而終。
周圍環境的變化,其實和聶莞沒什麼關係。
主要發生在行走於前方河流中的怨靈身上。
這變化也很簡單,一直以來都安穩行走的怨靈,和河水中原本的怨靈打起來了。
在此之前,河水中潛藏的怨靈始終沒有露麵,即便出手也隻是對著聶莞出手,偶爾有貪婪的,會趁著河水飛濺上弱小的怨靈時,偷偷啃一口他們的殘軀。
對於那些高階怨靈,他們始終視若無睹,雙方也一直都相安無事。
但現在,不知道是哪一方忍到了極點,他們突兀地打了起來。
實在是非常突兀,即便神諭力量在河水中遊走,每一寸細微的變化都沒有放過,也依舊沒有讓聶莞看清楚兩幫怨靈是怎麼打起來的。
隻是看到忽然之間,那些總是抓向自己和身後兩人的鬼爪,凶狠百倍地朝著僅存的十三隻高階怨靈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