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俞元古城
每個地方都會有其特色的美食,撫仙湖的銅鍋魚流傳很久,實際上就是清水煮魚,最早的時候是漁民出海,在船上做飯,就著湖水用銅鍋煮魚。
因為水質好再加上銅鍋,煮出來的魚帶著天然的滋味,而這也是撫仙湖銅鍋魚出眾的原因。
當然現在銅鍋還是一樣的銅鍋,水也可以是一樣的湖水,但魚卻不一樣了。
現在撫仙湖的魚少了,也就貴的,所以現在撫仙湖的銅鍋魚已非昔日味道了。
銅鍋洋芋燜飯倒還保留著原來的風味,事實吃洋芋燜飯有種憶苦思甜的感覺,畢竟洋芋燜飯本身就是飯菜合一,在窮苦年代弄出來的產物。
當然除了這兩樣外還有很多好吃的,隻不過秋水長對於飲食上要求簡單得多。
此時的他正在圖書館查看資料。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關於龍和鳳凰的傳說應該是最多的,隻要有水的地方就會有關於龍的傳說。
隻要有山就會有關於神仙隱士和神鳥鳳凰的傳說。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撫仙湖自然也有關於青龍的傳說了,當然此青龍非彼青龍。
如果說這裡真的曾經出現過四聖獸的青龍和鳳凰,那這個地方在上古時期應該就不簡單了。
秋水長其實並不太相信縣城後的鳳山曾經有過鳳凰,畢竟山還是山,但山中的植被不知已經換過多少次了。
現在看來顯得很普通,並沒有讓人稱奇的地方。
而且鳳山上關於鳳凰的傳說隻是講古代有人聽到鳳凰在山中唱歌,後來鳳凰不見之後當地人覺得鳳凰就是此山之魂,把此山叫鳳山。
至於說古代人真正見過鳳凰沒有無從考證,就好像他自己,在沒有親眼見過黑龍和鳳凰金雞以及化蛇還有這些巨人前他是不會相信世間真的有的。
不過關於縣城的建設還是讓他有些意外,從一些記載來看,這個地方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那時這個地方叫俞元縣,由此可見這裡的曆史確實悠久。
那麼漢朝以前否就有部落群體聚集於此呢?
這個問題從現在看無法確定但可以想象,在這樣一個有山有水的地方是特彆適合人生存的。
而且據看到的資料顯示,自漢時縣城的布局就是一個鳳凰的圖案,雖然曆經遷移,依然保持著。
如果說漢之後的人見到鳳凰的機會很少,那俞元城的鳳凰布應該就更久遠了。
這說明一點那就是在漢之前其實就有人把這裡布成了鳳凰的圖案,那麼一定就有人見過鳳凰。
而且把縣城布局成鳳凰圖案似乎也是有所含義,說明此地定然真的與鳳凰有過淵源。
而漢時的名字俞元,難道不可能是“禹元”嗎?
秋水長學著李樂樂的風格展開聯想,把撫仙湖和這個縣城的曆史往前推了兩千多年。
想象上古時期在這片土地上又會是什麼景況呢?
山戀連綿,林山茂密高大,在群山之中一片湖泊犾如碧玉,這種景像倒有些西王母瑤池的既視感,實在是一個靈氣十足修仙的好地方。
那麼這麼深邃的湖底又會藏著什麼秘密呢?
大禹當年如果要封印這條靈脈又會怎麼做。
秋水長此時已走出圖書館來到了鳳山之上遙望遠處的撫仙湖卻更加迷茫了。
“你看過的資料,當年我們也看過,我們也找不到什麼線索,相信幾百年前的先祖秋山遠也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