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湯乾的很不賴,工匠們在他的指揮下督促下,已經初步能出一些紙漿了,隻是技術還不成熟,最終曬出來的紙張還是很粗糙,不能用來作為書籍用紙,甚至連擦屁股都有點硬不過比起廁籌來說,進步就很大了
於是,劉德毫不客氣的拿走了目前已經製造出來的幾張不怎麼規則,並且很粗糙的紙
視察完造紙作坊,劉德又去看了下鑄幣作坊。
看過之後,劉德也頗為滿意。
派在作坊的兩個宦官相當的儘責,到任這三五天的時間,就整理和更正了作坊中的許多陋規,甚至連火耗他們兩個都是專門站在鑄錢的爐子前死死的盯著融化的銅,任何想從他們兩個的眼皮子底下貪墨的行為都不可能不被發現。
隻是因為五銖錢所需要的錢範還在製造之中,所以,暫時作坊裡所出的銅錢,大半還是四銖錢。
這幾日,作坊裡雖然已經放慢了鑄錢的速度,但還是鑄出了二十萬枚四銖錢。
這效率比之之前這作坊滿負荷運轉還要高
看完鑄錢作坊,劉德不禁有些感慨:“果然這世界上凡事就怕認真兩個字啊”
可惜,大部分人在大部分的時候都不會太認真
想到這裡,再看看天色還早,劉德就決定花點時間,做一件認真的事情,同時也是一件能給他刷滿聲望的事情
於是他命人去南陵把張湯叫來。
等張湯到了,劉德就對他道:“我欲微服私訪民間,卿可隨我左右,做個記錄”
身為一個統治者,不接地氣是不行的
漢家曆代天子深諳這一點。
高祖劉邦本身就是出於市井階層,這就不用說了,先帝太宗孝文皇帝在代地市因為代國太窮,以至於王宮裡照明所用的蠟燭都隻能點一根,常年都沒有新衣可換,所以登基之後極重民生,所推行的政策,也大都是傾向於普通平民和中產家庭的。
而劉德的便宜老爹,當初做太子時,常常流連市井,先帝卻是不聞不問,直到後來鬨的太過分,被張蒼逮住小辮子,才稍微有所收斂。
到了劉德這一代,後來劉徹做太子甚至當了天子後,也常常以平陽侯的身份,出現在長安城外,甚至有時候還跑到了三輔之外。
因而,張湯對此並不抗拒,周圍衛士也沒有異議。
隻是微服歸微服,這安全工作是必須做好的。
劉德換上普通貴族的衣服時,已經有數名士兵也換上了常服,扮作一般紈絝子弟身邊的狗腿子模樣,跟在他身邊。
“臣該如何稱呼殿下”張湯見了換好便服的劉德問道。
“嗯”劉德想了想,這也涉及到一個政治表態問題,宣稱是某某家的子侄,就意味著劉德是比較親近某某家的,於是他道:“對外人便說,我乃是枳候家的子侄”
“諾”張湯換了個笑臉,道:“公子即欲體察民情,不如去臣家附近的村落”
這卻也是為了劉德的安全著想了。
劉德也不無不可。
其實,早在前世,他就已經深入過民間了,胸中早有文章。
此次微服不過是為了他那篇即將震驚天下,同時也給他自己刷滿聲望的奏疏或者說政策找個注腳的背景,走走過場就好了
第二更,繼續去碼第三更,看看12點前能交出6000字不~~~~~
媽蛋,以後彆投催更了,讀者老爺們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節到長風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