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五月下旬,長安的天氣越來越熱,白天的時候,太陽曬的人都不敢出門,也隻有到了晚上,才稍稍好了一些。
鑒於天氣實在太過炎熱,九卿衙門的頭頭們都找了個借口跑去了甘泉宮,說是給天子請安,其實是避暑。
但劉德卻不能去甘泉避暑,享受溫泉的滋潤。
天氣這麼熱,他必須要留在長安。
“綠豆買了多少了”劉德問王道。
天氣這麼熱,留在長安的士子們,倘若家境好的,自然有的是地方消暑,像徹侯家族,長安城外一般都有著莊園,莊園之中什麼山林、水池,應有儘有。
有錢人家,也可以大把的金錢撒下去,自然能找到好地方消暑。
但那些家境一般,隻能借住在長安一些民居甚至貧民窟裡的士子就沒這麼好的待遇了。
這麼熱的天氣,萬一中暑掛掉兩個,就不太好了。
在這個時代,能消暑的東西真不多
唯一的好消息是綠豆已經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了,在關中也有著栽種,因此,劉德就讓王道去市場上儘量多買一些綠豆回來,準備拿去分發給在長安生活困難,消暑不便的士子們。
王道苦著臉道:“市麵上的綠豆很少,奴婢已經竭儘所能,但還是隻買到了幾百斤”說著他就跪下來道:“奴婢辦事不力,請殿下責罰”
“起來吧”劉德淡淡的道:“此事怪不得你”
綠豆雖然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傳入中國,並且在關中有了栽種的記錄。中也記載過綠豆的栽培技術。
但是,當此之時,連小麥都是異端,不被關中人接受,綠豆這種舶來物,更是異端中的異端,而且比起大豆,綠豆在產量上也有著劣勢,錯非,在綠豆傳入中國後,就被人發現,其有消暑的功效,估計,早被關中人民淘汰了。
即使如此,它的栽種麵積都不會很大,一般也就隻有小地主階級或者有錢人家才會栽種一些小麵積的綠豆,作為每年夏天的消暑湯,故此,市麵上很少能見到有綠豆出售。
“你拿著我的令符,去少府拿三千斤綠豆回來罷”劉德無奈的道。
現在,假如不是萬不得已,劉德已經不願再去挖少府的牆腳了。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
如今,他的身份地位,跟開始都已經完全不同了,少府等於就是他將來的錢袋子了,他還想著將來登基後,對少府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使其儘可能的不那麼容易被人挖牆腳。
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倘若他自己都不斷的挖少府的牆腳,又怎麼要求彆人不去挖
所以,假如不是實在沒辦法,劉德不願意去少府打秋風了。
“諾”王道一聽,頓時就高興了起來,去少府這不就是給他跟他哥哥相聚的機會嗎立刻就興高采烈的拿著劉德的令符去了少府。
至於少府會不會也沒有這麼多綠豆
劉德從不擔心這個問題。
因為少府跟民間的商人,農民是兩個概念。
少府就相當於是漢家天子自己的超大規模國有企業,這個機構它的辦事目標從來不考慮盈利,更不會去思考有沒有用。
這個機構存在的目的隻有一個:服務漢家天子。
因此,少府儲備的物資,多如牛毛,基本上,隻有中國大地上有的,它都必然儲備了一定的數量,以備天子不時之需。
毫不誇張的說,漢室的少府,在某種程度上,承擔著後世天朝國企的一些職責。
譬如,漢家軍隊的武器,都是少府製造的。
秦代的直道與長城的維護和修繕,也是少府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