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筆,劉德在紙上寫下顏異的名字,然後就是鄭當時、寧成、司馬相如、主父偃這些早已經內定的人選。
接著就基本都是貴族之後了。
蠱臬柔
劉德想了想,終於在紙上寫下這個名字。
此人比較特殊,他大概算徹侯之後吧
他的祖父就是當年勇冠三軍,以都尉破項羽軍陳下,連拔燕、代的漢初猛將蠱逢,之後論功行賞,蠱逢以軍功封為曲城候,食邑四千戶。其諡曰:圉,漢代諡法對於圉的解釋是:威德強武。
漢初徹侯一百餘位,隻有蠱逢得此美諡,從這個就能想見當年的蠱逢是多麼的勇猛了。
既是個猛人,那自然子嗣也少不了。
蠱逢生前有美妾數十人,這些妻妾為他生了二三十個兒子。
蠱臬柔不過是其中一子的後代,按照漢代的製度,因為他的父親沒有繼承到曲城候的爵位,所以他隻能算個準貴族。
當然這些都是往事,並不重要。
劉德關注蠱臬柔,是因為此人在十年之後,成為了當代的曲城候,還做了漢室的汝南太守,據說此人頗得民心,在汝南太守任上做了許多實事,造福了一方百姓。
這種肯乾實事的人才,劉德向來最是欣賞。
寫下蠱臬柔的名字之後,劉德回頭對王道吩咐:“查查看,當代曲城候是誰”
漢初徹侯一百餘位,咳咳,除了幾位影響力極大的。現在朝堂裡就沒幾個大臣能記住所有徹侯的姓名了,劉德就更不用說了。
“諾”王道點點頭。立即下去查閱漢世宮廷的記錄,不久回來稟報道:“殿下。當代曲城候名捷”
王道這麼說,劉德倒是有印象了。
“難怪將來爵位落到了蠱臬柔身上,原來是攤上這麼一個二貨伯父啊”劉德笑了一聲,這位蠱捷,可謂漢室徹侯裡的人才中的人才,二貨中的戰鬥機。
先帝在位之時,此人就屢犯國法,然後被當時的丞相張蒼當成了典型給廢為庶民。
但這貨很有能耐,等張蒼去位後。他竟然攀上了鄧通的門路,於是,先帝下詔,複封其為曲城候,理由是存亡續斷。
但他老實不了多久,又故態萌發了。
劉德就記得,三年後,這位曲城候再度被廢為庶民。
咳咳,故事可還沒結束呢
又過兩年。天知道他怎麼玩的,居然又攀上了一個高枝,再度複為曲城候。
按理說,前後兩次打擊。他應該懂得收斂了吧
不
傳奇還在繼續。
建元二年,坐為盜馬,有罪。論死。當時,蠱捷已經六十多歲。身為徹侯跑去偷盜,隻能說是不做死就不會死了。
本來。按照製度,犯法處死的徹侯是不可能有子嗣能繼承其爵位的,朝廷會收回其封國,劃為郡縣,但是當時劉徹剛剛登基,需要顯示新君的仁德,而蠱捷的兒子們顯然不適合繼承,於是,蠱臬柔奇跡般的從一個先前幾乎沒有存在感的旁支子弟,成為了朝廷食邑四千戶的徹侯。
之後,劉德又在紙上寫下了靳石、吳祿、衛信、公孫賀、張進等六人的名字。
這六人裡,靳石,日後官至九卿,雖然能力一般般,但能坐到九卿,在徹侯子弟裡,屬於高級人才了,畢竟,你不能奢望太多。
選吳祿,則純粹是因為政治正確了。
吳祿之父是已故長沙王吳苪之子,劉德早就得到了便宜老爹的指示,此人非取不可
否則,人家長沙王吳苪為漢家嘔心瀝血幾十年,最後連封國都絕嗣了,不給他的庶子們一些好處,那天下人還不就要說閒話了
衛信,倒是個意外之喜了,他老爹叫衛綰
就這個關係,劉德就必須取他
誰叫當年衛綰還做過劉德的蒙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