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父皇也知道了,那孤也沒有意見……”劉徹淡淡的答道。
一樁政治交易而已。
在皇室,類似這樣的交易,將會層出不窮。
真想杜絕這樣的事情?
好辦!
坐上皇位,執掌君權,口稱朕躬如何如何!
況且,像這樣送妹子上門的事情,不是應該喜聞樂見的嗎?
晁錯聽到劉徹的回答,也不意外。
在宮裡有人,這始終是漢室政治鬥爭中的決勝法門。
多少英雄豪傑都是死在宮裡無人這一點上的?
最重要的是,在現階段,與太子聯姻,是晁錯給自己,和他那個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了他捅出一個大簍子,要沒法收場了的老爹一顆定心丸。
此事隻要成功,即使是整天在耳邊絮絮叨叨的父親,恐怕也沒花說了。
“家上……”晁錯露出一個輕鬆得笑容,平靜的對劉徹道:“臣這就去命楊中丞來見您!”
劉徹斜著眼角看了晁錯一眼。
太史公還真沒說錯啊!
晁錯這個人為人陡直刻深。
用後世的話說,就是對敵人殘忍,對自己更殘忍!
這樣的人,要是知道臉皮是什麼玩意,那才奇怪了……
不多時,禦史中丞楊奮就受命前來拜見劉徹。
晁錯等楊奮到來以後,就找了個借口,出去了,留下楊奮與劉徹單獨相處。
這是很正常的。
因為,實際上,漢室的禦史大夫,並不怎麼管禦史們,禦史大夫的本職工作還是輔佐皇帝,傳達皇命,同時協助丞相完成政策的製定、每年的考績等。
譬如後來宣帝時的穀永就說過:“禦史大夫內承本朝之風化,外佐丞相統理天下,任重職大……”
漢書中有:“事下丞相。禦史(大夫)案驗甚急……”“湯每朝奏事,語國家用……天下事皆決於湯”等等零散的記載。
具體到此時,按照劉邦定下來的規矩。
漢室的政策確定後,是由禦史大夫將皇帝的意思和旨意。傳達給丞相,再由丞相頒布天下實施。
如史記就記載了高帝十一年的詔書傳遞程序:“高帝下禦史大夫昌(周昌),禦史大夫下相國瓚候(蕭何),相國下諸侯王”
是以,實際上。漢室的禦史大夫,並不管禦史大夫衙門的具體工作。
禦史大夫衙門的日常工作和管理,全部是由禦史丞和禦史中丞完成的。
這是因為,西漢的禦史們的工作內容,並不僅僅隻有後世唐宋明的禦史們那樣吹吹牛逼,彈劾一兩個貪官,風聞奏事那麼簡單輕鬆加愉快。
事實上,在最初,禦史們是秦國宮廷的一個小官。
簡單點來說,就是秦始皇把服侍他的一幫親信秘書。提拔起來,用來加強君權。
自秦至漢,禦史們能管的事情多了去了。
有時候,他們要管工程。
譬如史記中就能看到多處地方的監察禦史乾起了工程督造的活的記載。
如漢書《嚴助傳》中就有‘使監祿鑿渠通道’的記載,所謂的這個監祿,指的就是一個名祿的監察禦史。
有時候,他們還得管理宮廷秩序,維護皇家禮儀。
譬如最初,叔孫通搗鼓出了一套複雜的廷議禮節,誰表演給劉邦看的?
答案是禦史和侍中……
是以。禦史在此時是分成兩種的,一種就是過去秦代的禦史,乾的是秘書的活,專門伺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