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散以後,劉徹再一揮手,屏退殿中侍女宦官,獨留下王道伺候。
“卿這些日子,可已經熟悉了思賢苑的作坊和工匠,想來應該有些見解了,說來與孤聽聽……”劉徹輕聲問道。
楊毅終究是有些拘謹,還放不太開,低頭對劉徹說了幾個意見。
劉徹讓王道將這些意見全部記下來,吩咐道:“將這些記錄下來的意見,拿去給張湯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諾!”王道點點頭。
楊毅聽了,心中也頗為意動,隻覺得這位太子與門中所傳說的劉家人的作風確實有些不同。
最起碼,很尊重人。
這些日子的相處也表明,這位太子對墨家並無偏見。
甚至頗為尊重墨家的信仰和習慣。
譬如,他就被許可,可以赤腳行走宮中。
這麼說來的話,或許,自己門中的老師與師兄們,也可以嘗試一下來輔佐這位了。
隻是……
楊毅低著頭想了一會,最終還是問道:“啟稟家上,家上可能有所不知,我墨家有製度,出仕者需推行和弘揚我墨家思想與理念……”
“孤知!”他話隻說到一半,就被劉徹揮手打斷,隻聽劉徹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孤向來頗為推許……隻是……”
劉徹站起來看著他,鄭重的道:“理念的分歧,不可以帶到工作中來,學術的歸學術,政治的歸政治,凡有逾越者,孤絕不輕縱,卿明白了嗎?”
楊毅聞言,恭身道:“臣知道了!”
太子隻要能一直保持這樣的態度,對墨家來說,就是最大的利好。
若論競爭。正麵交鋒,不管是文辯還是武論,墨家從來都沒怕過其他諸子百家。
劉徹走到楊毅麵前,看著他。沉思片刻,終於道:“卿在思賢苑也了解了百工的工作,接下來,孤有幾個任務交給卿!”
“請家上吩咐,臣必鞠躬儘瘁。為家上效死!”楊毅低頭鄭重的道。
“第一件事情,卿替孤將此物儘快研究出來,看看什麼樣的比例,才能達到孤的要求,不拘方法,時間嘛,越快越好!”劉徹說著將一張寫滿了字的白紙遞給楊毅。
楊毅接過來一看,頓時愣了一下。
隻見紙上開篇就寫到:欲合一物,以水合之,旬日自乾。固若岩石,名曰水泥,配料曰:爐灰渣若乾或搪瓷碎片碾成粉若乾、生石灰若乾、石膏若乾。
這是一種後世天朝在嗡嗡嗡的時候,土法上馬的水泥製品。
堪稱人類曆史上最容易製備和製造的水泥版本了。
可能質量和用途方麵受到許多局限。
但,這土水泥還是水泥!
劉徹在穿越前的那個時代,很小的時候,曾見過自己的長輩,用點石灰石跟粘土磨成麵,然後煆燒之後加入爐渣什麼的,三下五除二就弄出了這種土水泥。拿來做自家的台階。
可謂突出一個簡單粗暴,算的上是勞動人民在物質極為匱乏的時候,用自我智慧發明和創造的一種辦法。
隻是,後來社會慢慢的富裕起來。水泥也不再奢侈,於是,劉徹上學以後,這種土法水泥就已經消逝了。
因此,劉徹本身是不記得這土法水泥的配方和製造過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