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薄太後對先帝的感情非常深厚。
想了想,劉徹囑咐道:“吩咐太後身邊的人,好生勸勸太後,不可太過傷心了!”
“諾!”
“還有什麼事嗎?”劉徹問道。
“回稟陛下,奴婢聽說,今日刑曹令吏張湯大宴賓客,估計有好戲看……”王道小心翼翼的道。
劉徹一聽,立刻就知道,哪裡是估計有好戲,那是肯定有好戲看!
劉徹當皇帝後。這情報係統就被他牢牢掌握住了。
自太宗孝文皇帝起,劉氏就特彆重視情報工作,尤其是在奪權過程中,無孔不入的細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從那以後,劉氏就對情報體係,格外的親睞。
時至今日,雖然,像明朝錦衣衛那樣。連大臣晚上吃飯吃了幾碗飯,跟誰睡覺,晚上起來撒了幾次尿皇帝都清清楚楚的程度,還做不到!
但是,大臣們的公開活動與言論,以及一些私底下不那麼隱秘的小動作,還是能觀察到的。
而目前,王道就負責所有的情報彙總。
所以,張湯家,今天肯定會很熱鬨!
這麼想著,劉徹心念一動,道:“傳令,備車,朕要親往張宅一睹!”
“諾!”王道點點頭,躬身領命下去安排天子車駕去了。
等王道走了,劉徹輕聲低語了一聲:“這幫家夥,也不知道給朕省省心!”
對於張湯顏異和汲黯,最近跳得很歡的所謂內史之爭,劉徹洞若燭火。
這些家夥啊,翅膀硬了,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念頭了。
不過這是好事情!
劉徹需要這樣有想法和目標的大臣。
像張歐那樣屍位素餐,以碌碌無為當成無為的家夥,有多遠死多遠!
隻是,內史這個位子,他們就彆想了!
劉徹已經有了人選!
故漢中太守田叔!
這樣一位老臣子,出任內史,一則可以很好的管理這關中郡縣,二則,也有利於劉徹目前統治的穩固,
最重要的是,田叔是自己人!
另外,劉徹目前正在研究,把那些過去的元老大臣,致仕名臣,重新請回長安。
當他施政的顧問團。
譬如張釋之啊,馮唐啊,申屠嘉啊,甚至就是一百多歲的張蒼,隻要他願意,劉徹也馬上派人去用駟車恭迎。
免得以後太史公說什麼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了……
更能告訴天下人,新天子,尊老愛幼,敬重名臣。
最重要的是,這些元老大臣,經驗豐富,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有了他們,劉徹就能全麵客觀的進行政策的調整。
名義嘛,就用類似天朝的中顧委一類的名義好了。
將他們捧得高高的,但卻不給決定的權力,隻給建議的權力。
劉徹知道,這樣做的好處,多的數不清楚!
唯一的弊端在於,發展到最後,很可能形成一個新的利益集團,甚至,在此基礎上出現世家門閥政治的溫床。
後世天朝,不就是如此嗎?
所以,劉徹一直很猶豫,一直沒有下定最後的決心。
不多時,王道就過來回報:“陛下,車駕已經準備妥當,儀仗也準備好了,需要通知張令吏嗎?”
劉徹笑著揮揮手道:“不必了,搞搞忽然襲擊也是蠻好的嘛!”
“另外,傳令下去。不必在朕的行進路途上實施戒嚴和禁止通行!”劉徹補充了一句。
“諾!”王道點點頭。
其實,劉氏天子出行,對通行的街道實行戒嚴和清道,在劉徹看來。多此一舉!
最起碼在長安城是這樣的!
按照製度,天子出行,有專門的禦道。
這條道路,隻許皇帝和太後以及太皇太後通行,其他人。就是太子也不能走這條路。
而禦道非常寬敞,足夠並行兩輛攆車。
天子的隨行衛隊和儀仗,又多達數百甚至上千。
就算是超級賽亞人,也沒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對皇帝實施斬首戰術。
隻能說,當初發明這個製度的叔孫通簡直是被害臆想症晚期患者……
出了司馬門,劉徹的天子禦駕,在衛隊的保護下,從武庫,直接駛向尚冠裡。
一路上。無數民眾紛紛露出詫異的眼神。
太奇怪了!
有史以來頭一遭,皇帝出行,沒有實行嚴格的清道和戒嚴。
隻有兩隊騎士,在禦道兩側,來回巡視。
許多都頗為好奇,紛紛在道路兩側圍觀起來。
劉徹興致上來,居然探出一個頭,對著圍觀民眾招手致意,嘴裡還喊道:“父老鄉親們好,父老鄉親們辛苦了!”
這讓他有種類似天朝BOSS閱兵儀式上喊:“同誌們好”的感覺。
簡直從頭爽到腳。每一個細胞都在呻吟。
因此,他雖然明知道這樣,明天禦史大夫跟左相國以及宗正肯定會找他麻煩。
但他依然覺得值了!
如項羽所說,富貴不歸鄉。如衣錦夜行!
他如今已經當了皇帝,君臨天下,是這億兆生民的共主,不滿足一下自己,怎麼行?
劉徹甚至想,若是前麵有個包子鋪。朕一定下車去排隊買一回包子。
不為彆的,裝逼也值了啊!
這麼一想,劉徹覺得,這個主意還真不錯!
當年,魏文侯就常常跑去民間的店鋪什麼的買東西,有次,他在路上看到一個人,穿著一件皮衣背柴,奇怪的是,那個人把衣服反著穿,於是,文候就問他為什麼,那個人回答:我是愛惜這件皮衣的毛啊!
於是,著名的典故,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出爐了!
當年,劉邦也沒少乾跟老百姓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事情……
是以,這個刷聲望的辦法,或許還真能行!
至於安全問題?
學奧觀海嘍!
“嗯,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下次找個機會,就這麼乾!”劉徹心裡想著。
隻是這樣一來的話,可憐的劉詢,真是對不住了,你的財神稱呼,哥就拿走了(注)。
半個時辰轉瞬而過,劉徹的禦攆,很快就抵達了尚冠裡。
他這樣來一回忽然襲擊,張湯幾乎被嚇尿了!
好在,他家的仆人比較機靈,提前了一刻鐘通知他,天子車駕,正往這邊來。
因此,在劉徹禦攆到他家門口時,他已經帶著全家老小和所有賓客,在門口恭迎了。
“臣等恭迎陛下!”上百人扯著嗓子,密密麻麻的跪在劉徹的禦攆之前。
這種感覺確實很不錯!
劉徹在王道的攙扶下,走下攆車,一揮袖袍道:“卿等免禮,平身!”
他走上前去,看到張湯身邊,有一位中年婦人,心知,這就是張湯的母親了。
說起來,這位張湯的母親,是個人物。
前世,張湯被人陰死,就是這個看上去其貌不揚的老婦,一句話就把那些還沒來得及撒花慶祝的家夥一腳踹到了坑裡麵,更給張湯的兒子張安世鋪平了道路。
於是,劉徹走上前去,對這個老婦道:“老夫人,您教出了一個好兒子,朕要感謝你!”
湯母聞言,連忙行禮道:“不敢當,不敢當,這都是應該的,陛下繆讚了……”
劉徹拍怕手,吩咐道:“王道,傳朕旨意,賜老夫人帛一匹,金飾一對!”
張湯聞言連忙再次跪下來,道:“陛下隆恩,臣銘感五內!”
這給老母親賜帛賜首飾什麼的,看著雖然輕,但意義重大!
漢室曆史上,褒獎的婦人並不多。
張湯印象裡也就記得一位安陵候夫人。
那可是漢家曆史上的牛人!
安陵候夫人是安陵候王陵的妻子,王陵死後,備受朝野尊重,當初北平侯張蒼為丞相,每次下朝後,第一件事情不是處理公務,也不是回家,而是去安陵候府,以子侄禮給安陵候夫人問安,直到其病逝。
太宗孝文皇帝時期,也屢次下詔,褒獎這位夫人,賜其幾仗,見天子都不用跪拜!
張湯難免浮想翩翩。
張母更是感動的道:“陛下厚賜,老身感激淋涕……”
劉徹擺擺手道:“夫人不必推辭了,昔者孟母三遷,終有孟子當年之德,夫人養育和教育出張卿這樣的國之棟梁,可謂當世孟母,朕隻是履行朕的義務!”
張湯母子自然是千恩萬謝。
人群中也不乏有羨慕嫉妒之人。
倒是顏異,比張湯還興奮,臉都紅彤彤的,像喝醉了一般。
最近天子詔書,屢次引用了儒家人物的語言。
這對顏異來說,是個很好的信號。
說明天子在他的影響下,已經慢慢的傾向儒家了!
嗯,應該再接再厲,為儒家的興盛發達,繼續努力!
可惜,顏異永遠不會知道,這隻是劉徹的習慣問題。
誰叫他三輩子聽的最多的,就是孔子孟子的語錄呢?
其實,現在劉徹壓根就沒想過,扶持儒家的問題。
對劉徹來說,儒家、法家、黃老家,其實跟數學物理化學語文差不多。
偏科可不是什麼好習慣!
在眾人的簇擁下,劉徹走進張宅,然後就打量了一下,道:“愛卿果然好福氣,這宅子,挺好的,不錯!”
張湯聞言,嚇了一跳。
他還以為某些人的謠言傳進了天子耳朵裡,連忙解釋道:“回稟陛下,此宅乃賤內的陪嫁之物,臣,不過區區刑曹令吏,如何買得起這樣的宅子?還請陛下明察!”
劉徹聽了,心說,這個問題真要較真,恐怕比貪汙受賄,還讓他不安!
畢竟貪汙受賄,隻辦一次事情。
可跟關中的大商賈田氏成了姻親,那就得給田家辦許多次事情了!
兩者那個危害更大,不是一目了然的嗎?
隻是,田家一向很聽話,也很聰明,知道什麼能碰什麼不能碰。
所以,劉徹也就不放在心裡了。
他揮揮手道:“卿富貴以後不忘微時故約,真乃信人也!”
“不敢……”張湯頗為驕傲的道。
這個事情,如今確實成為他的‘亮點’了。
長安城裡,現在都在流傳他與妻子田少君的故事。
大有成為一個經典愛情故事的味道。
為他加分不少!
這確實他在與田氏聯姻前,所未曾想到過的事情!(未完待續。
PS:恩,連續兩天一萬字了。
我想看看,能保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