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年夏五月乙卯。
夏天來了,長安城開始變得炎熱了起來。
先帝駕崩的餘波,漸漸消散。
隻有少數的長安居民,才會在偶爾的時候,緬懷先帝在位時的日子。
現在,長安的百姓,俱都被兩件事情,吸引住了。
其中一件,是朝廷下詔,下個月重開考舉,這一次,免除貲算限製,所有讀書人或者自認為自己是文化人的,都可以參考,隻要通過總共三輪的考試。
就可以成為光榮的漢室官員了。
雖然絕大多數的人,都可能得從百石的吏員開始乾起。
但,這次錄取的規模,將空前的龐大。
根據小道消息,這次,天子要錄取三千人以上的官員,用來充實關中各縣的衙門以及九卿有司。
一個很明顯的預兆就是,前不久,天子製詔,收回了關中七十二縣,所有縣令任免亭長、廧夫、遊繳、刑曹吏員和稅吏的權力,今後,這些官吏,將由左相國太尉周亞夫以及禦史大夫晁錯、太仆袁盎、內史田叔共同商議委派。
雖然說,很多讀書人,都是衝著上次考舉的士子們如今光明的前途而來,沒幾個真的願意去做什麼地方上的吏員和有司衙門的屬官。
但對沒什麼根基,也沒什麼背景,更無名師指導的多數芸芸眾生,中小地主家的孩子們來說。
有個官當就不錯了!
還挑三揀四做什麼?
反正,如今的長安城,可謂是人滿為患。
盯著天子近臣位置的諸子百家傳人以及貴族世家子弟,和能混個官職回家交代或者想‘賭一把’的草根階層,紛紛雲集長安。
一時間,長安城之大,都有點擁擠了。
每天,各條街道,車水馬龍。
來自五湖四海,準備備考的士子們。往來穿梭,拉關係的拉關係,走後門的走後門。
至於草根們,也自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方式。
他們或穿梭在那些貴族名家弟子的身邊。拍馬屁的拍馬屁,逢迎的逢迎,有誌氣的,也不會拒絕一位貴族子弟高價開出來的招募條件,暫時給這些家夥打工。或整理文案,抄寫各種文稿、書信,或做一些賓客、食客的工作。
但更多的草根,就沒那麼好運了。
他們隻能在長安城裡,找一份臨時工作,靠著帶來的微薄的盤纏,艱難度人。
有人堅持了下來,也有人不得不放棄。
但,對所有人來說,考舉。都是一個美夢,一個改變他們人生未來前途的機會。
在這樣的喧嘩之中,公孫弘,帶著兩件簡單的行禮,來到了長安城。
他舉目四望,隻見長安城中,到處都是擁擠的人群。
一輛輛穿梭往來,一家家店鋪的招牌,迎風招展。
整個長安,到處都有維持秩序的衛兵。以及巡邏的軍隊。
“當年晏子說,臨淄城揮汗如雨,揮袖蔽日,今日長安。恐怕更甚當年的臨淄!”公孫弘讚了一聲。
然後,他就尋思了起來。
“老師命我來了長安以後,去尋當今天子的潛邸大臣顏異顏師兄投靠,可這顏師兄住哪裡呢?”公孫弘不禁犯難了起來。
臨行前,他從未想過,長安城竟會如此的大。
到了長安。他才知道,這個城市,果然不愧是漢家神京,天下第一城。
想要在這茫茫人海中,找到顏異的家,恐怕有些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