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我要做皇帝》更多支持!
在東宮默認了皇帝與匈奴聯姻之事後,朝堂上關於此事的非議言論,就瞬間消失了。
反倒是民間對此頗為熱忱。
隻是,大多數人的注意力,也都是放在異域女子與中國女子的差彆上。
對什麼匈奴公主的入嫁會不會汙染中國血統這個問題,基本沒人擔心。
在這個時代,沒有經曆過五胡亂華,安史之亂,整個社會,還是非常開放的。
夷狄之人,在中國出任將軍,乃至於列侯的例子,早就屢見不鮮了,天子娶個匈奴公主好像也沒什麼不妥。
比起中國外嫁一位宗室女,這樣的和親結果,已然是出乎普羅大眾的預料之外的。
甚至某些人可能還會覺得,這是漢室占了便宜!
而匈奴使團也同樣高興。
曆來,匈奴人都有通過外嫁公主或者貴族女性來控製他國內政的傳統。
像烏孫、康居等西域大國,其國主的左夫人或者王後,必然是匈奴人。
這次能成功的與東方的漢室聯姻,這對匈奴使團來說,這就是政績!這就是成績!
等回國以後,人人都可以憑借這個政績,加官進爵!
兩天以後,劉徹下詔:公卿大夫,所使總方略,壹統類,廣教化,美風俗。夫本仁祖義,褒德祿賢,勸善刑暴,五帝三王所鰩昌也。朕夙興夜寐,嘉與宇內之士臻與斯路。朕聞之: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闕有我師。誠哉斯言!
其令丞相、禦史大夫並少府九卿有司,同行考舉,以選豪傑聰慧。充於有司,令有識之士,有才之士,賢良之士,各得其所。稽參政事,祈進民心!
這道詔書一下,就預示著,今年的考舉,將要拉開帷幕。
果不其然,翌日,長安城中的七處南軍校場與四處北軍校場以及,十幾處少府的產業,開始撤離人員與裝備。
而露布上,也出現了關於對考舉的安排和舉行日期的通報。
不止如此。在一些士子聚集的地區,有內史衙門的差役,會每天早中晚三次在鬨市最喧嘩處,宣讀考舉的開考日期以及報名方式。
第一輪考舉,將於元德元年夏七月辛卯正式開考。
算算時間,差不多就是三十天以後。
而,現在起,所有的士子,都可以去少府或者內史衙門報名。
報名方式可以接受使用‘傳’‘路引’以及‘戶籍木牘’等任何可以證明其身份籍貫的官方文件。
當然,為了突出漢室以農耕為本的國策。
所以市籍的參考者。必須額外繳納一百二十錢的考稅。
這對大多數的土豪商賈來說,毛毛雨啦,反正朝廷對商賈的歧視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
“報考的士子,已經有多少了?”數日後。劉徹對受命負責總攬本次考舉登記工作的內史田叔與少府岑邁問道。
“回稟陛下,到現在為止,少府已經總計登記了三千四百五十五人!”岑邁首先答道。
“陛下,老臣處也登記了四千餘名士子……”田叔也躬身答道。
劉徹點點頭,這就是差不多八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