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監察禦史和繡衣衛的報告,目前的河南郡‘郡治為之一新’,‘路不拾遺,野無盜匪,民皆稱善’。
隻是河南郡地處中原腹心,郅都這麼殺下去,百姓倒是高興,可地主官僚階級估計就怨聲載道了。
劉徹拋出這個死刑複核製度。也有些安撫那些被嚇傻了的地主官僚階級的意思。
畢竟,皇帝嘛,還是要有演技的。
不能讓人看出你是幕後黑手。
罪責與怨望歸於臣子,而功績與讚美歸於皇帝。
談完死刑複核權。劉徹感覺,也鋪墊的差不多了。
於是,對周亞夫道:“丞相,朕近日觀君自吳楚帶回來的吳逆楚逆種種不法之事的卷宗,朕發現,吳逆最近十餘年。每歲自鹽鐵、鑄錢能獲利數十萬萬,甚至一度天下製錢半出吳逆,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江山社稷計,朕覺得,鹽鐵、鑄錢之事已經必須到了變革之時,且,鹽鐵鑄錢之利,若為社稷所有,豈非等若每歲歲入倍之?朝廷自鹽鐵獲利後,得之更可興武備、撫孤寡,修水利,建橋梁。如此,民不益賦,而海內用饒,未知丞相怎麼看?”
聽到劉徹終於談及鹽鐵,周亞夫不知為何,感覺心中一鬆。
其實,不知劉徹這個皇帝害怕與周亞夫這頭強驢起衝突。
周亞夫其實也怕跟天子強起來強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答案很簡單,天子年少,而他周亞夫功高。
一旦真強起來,恐怕坊間輿論會批評他欺壓少主,囂張跋扈。
對周亞夫這種自詡純臣,自認為忠臣的臣子來說,發生那樣的情況,是無法原諒,更會是他一生的汙點。
此刻聽到天子用著商量的語氣說出來,周亞夫頓時就輕鬆許多了。
有的商量就好,不管他說服了天子,還是天子說服了他,都能避免最糟糕的情況發生。
周亞夫當然也知道劉徹所說的那些事情確實屬實。
鹽鐵鑄錢之利,隻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到。
但關鍵是——這個事情一則涉及太宗孝文皇帝,雖說漢室沒有什麼祖宗之法不能變的概念,但終究為尊者諱,很是棘手,更牽扯天下方方麵麵的利益,豈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解決的?
若如此,吳楚之亂就不會發生了!
二則,鹽鐵鑄錢之事,漢室已經是一放一收又一放了。
太祖高皇帝時期,為了取信天下,收攏民心,曾經馳山澤鹽池,許民自鑄錢幣。
到呂後時期,為了增加國庫收入,更為了穩定金融秩序,呂後頒布錢律,禁止了民間私自鑄造錢幣和開山鑿礦。
太宗孝文皇帝上台,為了收買天下人心,再次宣布馳山澤鹽池之利,準許民間鑄幣。
如今,天子要是再來這麼一出。
那麼,政令朝令夕改,對漢室社稷江山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思慮及此,周亞夫拜道:“陛下所說,臣雖愚鈍,亦也有所知,隻是,臣所慮者茲事體大,涉及朝廷威嚴,律法尊嚴以及太宗孝文皇帝詔令,不敢不慎!”
晁錯聽完周亞夫的話,嘴一撇,立刻跳出來拜道:“陛下,臣以為陛下所言,聖明無比,至於丞相之憂,不足掛齒!”
“吳楚逆賊尚且灰飛煙滅,餘者鼠輩,何足為患?至於太宗孝文皇帝詔令?太宗孝文皇帝可沒說,馳山澤鹽池,許民自鑄乃是永久不變之法,世易時移,天子收回山澤鹽池之利,也是本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