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先提移民政策,姑且不談之後的鹽鐵官營拿出來,這些家夥因為在移民政策上有了‘民煮’的錯覺,而肆意妄為,挑戰君權,單單就是扯皮和嘴炮的時間,就足夠把今天朝會剩餘的時間給消耗一空。
“臣等奉詔!”大臣們紛紛拜伏。
對於能參與和討論國家大事,不分時代、王朝、民族、人種,人類永遠都充滿了興趣。
不然後世的鍵盤政治局和居委會組織部也不會那麼興盛和強大了。
但可惜的是,權力永遠集中的金字塔最頂尖的那一小群人手中。
這一點,同樣不分時代、王朝、民族、人種甚至意識形態!
後世的世界,與西元前的世界相比,在這方麵唯一的差異,可能就是金字塔最頂的那一層的空間大了,能站更多大佬,而下層的人則沉迷於宣傳或者被灌輸的東西以為自己‘是國家的主人了’。
但是……
可能嗎?
劉徹輕輕哂笑一聲,在心中輕聲道:“恐怕就算到了星際時代,走向銀河,掌握國家和製定政策的,依舊是那一小撮人,隻是,方法可能更先進,更隱蔽,讓多數民眾更加堅信自己就是國家和政權的主人……也就僅次而已了……”
這樣想著,劉徹就道:“今日朝會,就到這裡吧,諸卿回去好好討論一下桃候所言之事,下次朝會,拿出一個具體可行的方案,集思廣益,朕將親覽諸卿之策,選其憂者而行之!”
雖然,其實具體的粗略方案和計劃已經有了,但,民煮嘛或者說在這個時代的中國稱之為廣開言路的製度,既然做出了樣子,那就要做到底!
更何況,朝臣俱是精英,許多人都有著實際的工作經驗,甚至不少人曾經在張蒼手下參與過授田和移民工作,有了他們的意見和補充,對移民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群臣於是三叩首,拜彆天子,等劉徹走後,他們才慢慢起身,按照禮儀,趨出宣室殿。
然後就紛紛朝著東宮的方向而去。
多數朝臣去東宮,隻是儘義務,給兩位太後問安。
但竇氏外戚和一些懷著自己的小算盤的人,卻是迫不及待的就想要去將今天朝會內容稟報給兩位太後尤其是東宮現在的主宰太皇太後。
劉徹就站在宣室殿的宮牆上,眺望著那些乘著華麗的馬車,沿著宮中道路,在衛兵們護衛下前往東宮的大臣們。
要說心裡沒有意見,那是騙鬼!
任何君王都無法容忍自己的權柄被人分享乃至於侵奪。
不然,後世君王也不會立下後宮不得乾政的規矩,而小豬更不會乾出殺母存子的事情。
隻是,劉徹也知道,兩宮製在漢室是無法改變的政治鐵律。
隻要漢室政權還堅持以孝悌治天下這一基本原則,東宮的權柄就不會有絲毫減少。
這個事實,讓劉徹很清楚的認識到了一件事情:培養繼承人很重要,但教育後宮妃嬪更重要!
妃嬪們不應該隻會呆在宮闈裡賣萌撒嬌。
她們應該學習和掌握更多知識,擁有眼光和手段。
並且確立下妃嬪學習和掌握知識的製度。
隻有這樣,才能確保漢室江山的穩固!
作為皇帝,劉徹很清楚一點,那就是:假如當年劉邦死後,掌權的人不是呂後而是悲劇中的戚夫人,那麼,現在的漢室天下,可能早就四分五裂,狼煙四起,諸侯割據,混戰不休了!
而當年秦國能始終保持強大和穩定,也與他的曆史上的幾次國君年幼即位,而掌權的太後手段與眼光俱是一流有關。
其中宣太後更是力挽狂瀾的存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