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苑,墨苑。
劉徹站在一個木屋中,看著一道道金黃色的汁液,從木架中流出來,流到一個個大桶裡。
劉徹忍不住鼓掌。
“卿等辛苦了……”劉徹握住幾位已經徹底化身為工匠,整個人都變得臟兮兮的墨者以及工匠的手,感謝著。
雖然,他眼前的這個東西,技術含量低的令人發指。
墨者們也隻花了大概十天就搞出來了。
但這個東西,卻填補了人類曆史的空白!
這是全世界人類第一台榨油機。
它的問世,宣告了人類依賴動物油脂的曆史一去不複返了!
所以,儘管它的技術相當原始,榨油動力,也是來自於一塊被吊起來的巨石,依靠人力和繩索牽引,通過壓力來榨油。
榨油效率彆說跟後世的全自動榨油機比了。
大概就是劉徹前世在‘舌尖上的中國’中所見過的那些土法榨油機,都比它高明了好幾倍。
目前,這種榨油機,效率低下,一天一台這種榨油機,也未必能榨出一石豆油。
但為了這一石豆油,卻需要三個大漢齊心協力,各自分工。
漢製,一石合一百二十漢斤,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三十公斤。
換句話說,平均每個勞動力,一人隻能產油十公斤……
但劉徹還是很滿意!
隨著以後技術改造和發展以及大規模榨油的運動,這效率應當是能上去的!
更何況,這個技術的出現,等於是變廢為寶,把漢室那些原本隻能拿來喂牲畜的大豆,變成了黃橙橙的黃金!
而榨取後的豆餅同樣能拿起喂養牲畜,甚至效果比純大豆還好!
彆的不說,僅次一項,就能給漢室政權創收數千萬錢。
至於榨油成本?
好像除了人力之外,最大的開支。還是去年關中糧食保護價實施的時候,順便用白菜價收購大豆的那幾百萬錢。
嗯,去年關中大豐收,就連粟米。都跌到了劉徹製定的保護價範圍之內,迫使少府啟動糧食保護機製來平抑糧價,而大豆這個不受保護,而且也不被看重的作物,在豐年。其價格真是慘不忍睹!
劉徹隻讓少府花了大概四五百萬錢,就得到了數十萬石的大豆。
平均每石大豆,還不足二十錢………
而去年漢室芻槁一石,都能賣個十錢十五錢呢!
這可真是白菜價!
也難怪農民除非休耕,否則死都不種大豆、小麥這樣的作物。
不過這就讓劉徹占了大便宜!
去年收來的大豆加上過往府庫的儲存以及稅收收來的大豆,目前漢室僅僅在關中的各個官倉就庫存了大約兩百萬石大豆,雒陽的敖倉也有差不多百萬石大豆庫存。
本來,這些豆子除了作為飼料外,就沒有彆的用處了。
如今,卻成了劉徹手裡的一張王牌!
墨者和工匠們。卻沒有想那麼多,麵對著天子的勉勵和嘉獎,他們都隻是在傻笑。
畢竟,科學家和工匠,遠離政治,他們也沒有大的腦洞去聯想太多。
劉徹負手走出木屋,將王道叫到身邊,囑咐道:“告訴少府,先來300個榨油機,今歲開春前。朕要看到少府在這上林苑裡有三百台榨油機,再讓岑邁撥款一百萬錢給墨苑,作為榨油機的改進經費……”
300台榨油機,以少府的能耐。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