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躺在榻上,聽著王道彙報的有關長安城中的種種狀況。
短短數天,身毒的種種故事,就像瘟疫一樣的傳播到了整個長安的每一個角落。
事情到了這一步,劉徹就必須親自下場了。
雖然以繡衣衛以及少府的相關報告來看,身毒的許多故事版本,都已經為人深信不疑。
這很正常。
自古肉食者鄙,甚至越高貴,越愚蠢。
而且,蠢貨的比例還不低!
現在,蠢貨們都已經入局了,剩下的,就是讓那些還留有懷疑與冷靜,或者說是謹慎的精英們,也對這些所有的故事‘毫無保留的信任’,至少,不能讓人公開質疑。
而要做到這一點,劉徹知道,他這個皇帝,就要親自下場。
就如同秦始皇讓徐福出海,太宗皇帝黃龍改元一樣。
隻要皇帝親自下場了,哪怕再拙劣的故事,也能成為不容置疑的真理。
譬如說,曆史上小豬朝的那位叫欒大的方士。
這位方士的故事與劇本,比起劉徹自己親自安排和編輯的故事,可謂拙劣至極,甚至毫無合理性可言。
什麼黃金能夠煉成,決口的黃河能夠合攏,甚至長生不死藥都能拿到。
這樣的劇本彆說是跟後世的大師們比了。
就是秦始皇的徐福,太宗時期的新恒平,都甩這位欒大十幾條街。
但是,遺憾的是……
靠著如此拙劣的表演和忽悠手段,欒大卻偏偏成為了方士們永遠無法超越的傳奇。
最巔峰的時候,欒大娶了衛長公主,受封為樂通侯,拜為五利將軍,身佩四個將軍印,一次受賜黃金一萬金。
連衛青、霍去病,都要在其權勢麵前甘拜下風。
想著這些事情,劉徹也不由得好笑起來:“皇帝的新衣呢……嗬嗬……”
實際上也是如此,史上所有方士或者大師們的騙局,最後被之所以被揭破,或是因為他自己太蠢,露出的破綻和馬腳多到哪怕皇帝是個弱智,也能察覺,於是悲劇了,如新恒平、欒大等,又或者相信他們的皇帝或者大人物自己翹辮子了,譬如後世的大師們,他們後台一倒,立刻就成為了輿論的焦點,被大家拿到放大鏡下仔細鑒賞。
在那樣的情況下,大師們自然無從遁形。
但問題是,為何在之前從未有人懷疑過他們?甚至沒有人質疑過他們?
答案太簡單了。
這個世界有蠢貨,自然也有聰明人。
蠢貨的問題在於他們太蠢,而聰明人的問題,卻在於他們太聰明。
所以,才有皇帝的新衣這個故事存在的基礎。
“吩咐下去,按計劃開始吧!”劉徹站起身來吩咐著。
“諾!”王道領命而去。
於是,很快,長安城的列侯們都接到了一張天子邀請他們參加一個皇室宴會的請帖。
在漢室,皇室常常會舉行宴會,與列侯們拉近關係。
這是皇室維護和加強統治的一種方式。
同時,列侯們也需要這樣的宴會,來跟皇帝拉近關係,鞏固自己的地位。
列侯們深知,離開皇帝的信任,他們其實就是個大號的土財主。
隻有得到皇帝的信任,他們才是人上人,三公九卿的備選。
這次宴會,讓漢室的列侯們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