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節 厘定曆史_我要做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要做皇帝 > 第五百三十三節 厘定曆史

第五百三十三節 厘定曆史(1 / 2)

在少府官吏的帶領下,劉徹的禦駕攆車,浩浩蕩蕩的駛進一座村莊之內。

這座村莊,名為‘甲裡’。

跟現在多數漢室農村一樣,這甲裡的屋舍,大都是用竹子或者木板搭建起來的。

能住磚瓦房的,不是地主,就是官宦。

漢室的竹屋設計很有意思。

基本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是牲畜圈。

而且,多數屋舍在設計上采用了木梁承重的設計。

這樣的設計使得,在實際上,漢代大多數建築物的牆壁,本身並不承重,隻作為隔斷之物。

換句話說,哪怕牆壁倒塌了,房屋也不會崩塌。

劉徹饒有興致的透過攆車的車簾,觀察著外麵的農舍。

聽著農舍裡的牲畜圈中傳來的豬羊牛的叫聲,劉徹隻感覺心中暖洋洋的,像吃了蜜糖一樣甜。

農民能有餘力去飼養牲畜,特彆是豬牛羊這樣的大型牲畜,本身就證明,百姓的生活已經保持在溫飽線了。

若連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飽,他們哪來的餘財和能力去養豬牛羊?

少府可以在其他方麵作假,譬如,把這村子裡的穀倉都填滿粟米和小麥,讓人把村莊內外的道路和衛生清理一遍,給小孩子們穿上新衣裳。

但少府的官僚絕對不會去其他地方牽來牲畜,放到農戶的牲畜圈。

不是他們不能,而是他們想不到。

攆車在村子裡的一個磚瓦房附近停了下來,少府令岑邁過來請示道:“陛下,甲裡三老在車轅外恭請聖安!”

劉徹微微掀開車簾,就見百餘名民眾,整齊的在一位拄著拐杖的老者帶領下,在道路兩側跪成兩排。

劉徹連忙道:“快去請長者平身……”說著他自己也是連忙在宦官們的攙扶下,走下攆車。

在漢代,三老階級的地位,甚至要高於士大夫階級。

當然。通常擔任三老的人,基本都是出自士大夫階級。

宋明的‘讀書人’階級,團結起來,能讓官府噤聲。連宦官集團都害怕。

你以為這樣就牛逼了嗎?

但漢代的三老更牛逼!

宋明的讀書人,還要靠輿論綁架和挾持,來威迫官府。

但漢代的三老的階級,卻完全不需要這樣做。

他們的政治地位,有法律保障。有全社會的支持和承認以及尊重。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曾經親自擬定詔命,布告天下:吏民敢有罵三老者,逆不道!許(三老)出入官府節弟,行馳道中;(三老)列市賈肆,勿租,比山東複!

這個詔書的意思,就是,不管官員還是百姓,膽敢侮辱、辱罵三老者,一律視為‘大逆不道’。三老準許自由出入除皇宮外一切官衙帥帳,行走在包括禦道在內的所有道路,任何人不得阻攔,三老做生意,開店鋪,任何人不得向其征稅,三老所種的土地,以及三老的家人,終生免除一切賦稅,待遇與山東老兄弟看齊。

而在漢代。山東老兄弟,就跟天朝的老紅軍,老八路,老新四軍是一個地位。

與漢代的三老相比。宋明的讀書人階級,戰鬥力簡直弱爆了。

所以,即使劉徹這個皇帝,在一位三老麵前,也要給予其必要的尊重和優待。

以顯示,天子尊老敬老養老的態度。與漢室國策‘以孝治天下’呼應。

換句話說,隻要漢室還堅持‘以孝治天下’為根本國策,三老的社會地位與政治地位,就有足夠的保障。

但與宋明的文人集團相比,漢代的三老階級,卻幾乎沒給國家和官府找過麻煩。

答案很簡單。

在漢代,想當三老,有一個硬性條件。

這是劉邦規定的。

三老必須年滿五十歲,有修行,能率眾為善。

在這西元前,人均壽命不足五十的時代,一個人能活到五十歲,基本就要考慮自己的後事安排了。

這樣入土半截的老人,無論是思想還是行為,都必然日趨保守。

這樣的人,縱然給他特權,也不會跟年輕人一樣,想要靠著這特權,博取功名利祿,大好前程。

特彆是許多三老,都曾經是某地實權致仕官員。

退下來後,他們甚至可能會用自己一生所得做一些造福鄉梓的事情。

譬如修橋鋪路、整修水利,甚至開辦一些原始的私塾,教育鄉中子弟。

像劉徹現在的內史田叔,數年前,致仕在家時,就帶著鄉中子弟,開挖渠道,整修道路,忙的不亦樂乎。

這甲裡的三老,也是如此。

這位三老名曰王政。

今年六十三歲,生於楚漢爭霸之時,少年時,曾從長安名士浮丘公門下聽講。

這位浮丘公,來頭極大。

他是荀子的嫡傳弟子,秦漢之交時,天下聞名的名士巨子。

門下弟子桃李滿天下。

如現在漢室魯儒派的領袖申公,楚儒派的開創者楚元王,以及楚元王之子楚夷王,俱曾在其門下聽講。

這位浮丘公,在曆史上雖然地位不顯,甚至鮮有人知道。

但是,倘若沒有他。

儒家現在的情況,可能不比墨家好多少。

這王政當初在浮丘公門下聽講時,資質不是很好,因此,成就也不大。

靠著師兄弟們的提攜,才最終混了個縣丞。

旁人當縣丞,少說也得撈個十萬八萬,再致仕回鄉。

但王政為官,卻是極為清廉。

當了近二十年縣丞,依然是兩袖清風,甚至連官服都是縫縫補補的。

致仕回鄉後,甚至因為沒有了俸祿,隻能賣掉家裡的田產。

這可真是個悲劇!

但隨後,地方官就發現了自己治下出現了這麼一個致仕後,居然不得不變賣家產度日的同僚,於是將他的名字上報到內史,內史又報給丞相府,當時主政的丞相是故安候申屠嘉。申屠嘉大手一揮,就將此人放進了上林苑,任命為這思賢苑中的三老。

當然,那個時候。思賢苑還不叫思賢苑。

恩,這又是個喜劇了。

劉徹想著王道昨天報告的關於這位三老的資料,心裡也是一歎。

這漢室的公務員工資,看來是時候增加了。

不然,這清官一聲清苦。甚至連家人都養不活,臨老了甚至不得不變賣田產。

這豈非是鼓勵人貪汙?

而且,官員俸祿,確實是很低。

一位千石縣令,一歲俸祿,不過一千石粟米,外加些賞賜以及來自芻稿稅的補貼。

撐死了也不過折合一萬錢的收入。

平均月俸不過千錢。

當初,故丞相申屠嘉,位於人臣頂端的堂堂列侯,家中下人、仆役。居然不過十人!

前世時,現在的丞相周亞夫,最後之所以絕食而死,是因為他兒子倒賣軍械,被人舉報。

那他兒子為何要倒賣軍械呢?

答案是,他兒子覺得,老爹身體越來越不行了,得為後世準備,賺點喪葬費用,不能讓老爹到了地下。還跟在人間一樣清苦。

申屠嘉、周亞夫,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其他不貪不拿的人。過的是什麼日子?

所以,漢室現在朝野上下,賄賂成風,甚至宮廷之中,都存在無數錢權交易,就可想而知了。

劉徹一直在尋找一個機會。光明正大的給官員們加薪。

當然,劉徹知道,加薪不能解決貪官的問題。

該貪汙的人,你就算給他加薪一百倍,他也照貪不誤。

但起碼,不能讓好人白白遭罪。

況且,加薪後,說不定能挽救一些本來不願貪汙的人呢?

譬如,考舉後擔任地方官員的士子們。

現在,他們倒是還可以憑借理想和熱血而奮鬥。

但理想與熱血和激情又不能當飯吃。

時間久了,劉徹擔心,這些人也會被先下的官場同化。

而這次視察,是個不錯的機會!

帶著這樣的念頭,劉徹走到那位三老跟前,親手將之扶起來,道:“長者折煞朕了,快快請起!”

又對百姓們道:“父老鄉親們,快快請起罷!”

這思賢苑,就是劉徹最後的大本營,老巢和最堅固的要塞。

作為劉徹太子時的封地,潛邸之所。

毫不誇張的說,哪怕全世界都背叛了劉徹,這裡生活的百姓,依然會堅定的支持和擁護他。

這是被曆史證明的事實。

前世,劉榮被自殺後,最後為劉榮守陵和祭祀的人,是來自其太子苑的百姓。

曆史上,武帝太子劉據兵敗自殺前,最後為其儘忠的部下,也是來自其太子苑的兵將。

自然而然,劉徹也對這些自己的死忠、腦殘粉有著格外親切的感覺。

‘父老鄉親’這四個字,即是劉徹對這些人的報答。

不要小看了這四個字。

這天下,誰敢為難皇帝的父老鄉親?

不想混了嗎?

最起碼,這些人從此就將遠離一切苛捐雜稅,甚至,會有上層的官吏,主動照顧他們。

這個世界,永遠不缺乏捧臭腳和拍馬屁的。

三老王政巍顫顫的站起來,駐著鳩杖(又稱幾杖,因其柱頭常常雕成鳩型,所以俗稱鳩杖),對著劉徹一拜,道:“臣政拜見陛下,願陛下千秋萬歲……”

劉徹低頭打量了一下王政的模樣。

這位三老的模樣,已經是蒼老至極了。

滿臉都是皺紋,甚至連身子,也是乾乾瘦瘦的,持著鳩杖的雙手,更是如同老樹皮一樣乾硬。

對於這樣一位終生恪守本份的人,劉徹素來是非常尊重的。

雖然根據資料顯示,這王政當官的時候,政績和能力並不突出。

他與已經告老的紫光祿大夫石奮一樣,是靠著勤勉和本份為官。

隻是他命沒有石奮好,終其一生,在仕途上成就有限。

即使告老以後,擔任三老,也沒帶著百姓,做出過什麼顯著的成績。

他就像這個時代多數的老人一樣。忠誠、勤勉、節儉、本份、踏實。

不過,這樣也怪不得他們。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特征。

石奮、王政那一代人,入仕之時,當朝秉政的人叫蕭何、叫曹參、叫王陵。

這三位漢初名臣。有著一個共同的特征:愛用老實人。

甚至曹參為了推行他的政治理念,故意成天酗酒,不理政務,將大權下放,讓地方自治。無為而治。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劉徹至今所見到從那個時期走過來的大臣、名人,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不可避免的有著相同的特征。

“長者年齒幾何啊?”雖然早已知道王政的歲數,但劉徹還是裝模作樣,一臉真誠的問道。

“回稟陛下,老臣年已六十有三!”王政叩首答道。

劉徹連忙讓王道扶著他,不讓他再這麼跪拜下去。

這老者身體很不好,萬一要是在叩拜過程中出了事情,那就慘了!

“長者是秦末出生啊……”劉徹感慨了一聲。對左右大臣道:“想當初,高皇帝興義師,除暴政,掃群雄,打下這漢家江山,才有了今日的太平時光啊,朕見長者,就不由得的回想起了當初那些追隨高皇帝打天下的元老勳臣,功臣列侯,可惜。朕年少,未能識諸臣之相!”

“陛下思慕祖宗之功,至孝也!”周圍的馬屁精立刻就拍馬稱讚。

劉徹卻揮揮手,製止了這群馬屁精的拍馬。將少府令岑邁叫過來,命令道:“岑卿,朕思慕太祖功臣,惜哉當世元老凋零,所存於世者,不過故安候申屠嘉。北平侯張蒼等寥寥數人,朕以為,若不趁著這些元老勳臣在世,還有人可以佐證、可以記錄、可以垂詢,待其故去,恐後世子孫,再不識先祖之功,不明祖宗篳路藍縷,艱苦創業之難!”

“朕命汝為淩煙閣大使,持節征詢天下元老功臣,故舊部曲,為高皇帝一百零八列侯,做傳,著於竹帛,明於天下,再詔能乾巧匠,為高皇帝功臣,於上林苑中擇址,勒石刻像,使功臣之名,永垂青史,功臣之貌,永存人世!”

岑邁一聽,大喜特喜,立刻就跪下來拜道:“陛下思慕祖宗之功,下詔列書作傳,頌揚功臣,明忠貞上下尊卑,臣邁愚鈍,不明所以,願以此渺渺之身,為陛下肝腦塗地,鞠躬儘瘁,誓起淩煙閣!”

雖然岑邁很清楚,他要是去做那個所謂的‘淩煙閣大使’,肯定就要卸任少府之職。

但是……這淩煙閣大使……

這可是天大的肥差,最好的鍍金之旅!

毫不誇張的說,乾完這一票,那他岑邁,就等於擁有了一張通向三公的通行證了!

這還不止!

為功臣修書作傳,勒石刻像。

這要得到多少列侯,世代富貴的貴人的人情啊。

這事情辦完,不出意料,他岑邁及其家族後代,都要受益無窮!


最新小说: 心神變 影中先生 穿越後我成了人生贏家 驚!獸世萬人迷竟是純人類 毛茸茸哨兵?那疏導也不是不行 武道燃星 驚天大瓜,我在幕後爆料成神 夫君厭我便改嫁,王爺懷裡不香嗎? 渣了仙門大佬後,我被死纏不放了 盜墓:逃不掉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