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節 軍國主義_我要做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要做皇帝 > 第五百八十四節 軍國主義

第五百八十四節 軍國主義(2 / 2)

譬如小豬統治初期,隻顧嘴炮,結果被人不斷忽悠,到了其晚年,放棄了嘴炮,腳踏實地的推行惠民政策,結果天下短短幾年。就恢複了活力,從而為昭宣之治,底定良好的經濟基礎和穩定的政治局麵。

所以,嘴炮放到這裡。劉徹也明知的選擇了收手。

目前,漢室政府的主要工作方向,還不是打擊官僚,懲治苛捐雜稅——這個工作規模太大,工程量太大,沒有足夠多的人手。就貿然乾這個事情,很可能事情沒乾好,反倒陷入無休止的政治傾軋,新舊黨爭。

所以,劉徹選擇的是,先把蛋糕做大,讓天下可耕種的土地麵積擴大,畝產增加。

但要做這個工作,就要先震懾住官僚們。

最起碼,讓他們的爪子收斂一些,心腸不要那麼黑,讓他們有所顧忌,有所底線。

不然,蛋糕做大了,但百姓卻吃不到,照樣要悲劇!

今天的這個開場嘴炮,就是為了嚇唬一下官僚們。

目前來看,應該是有些效果的,但,單純的恐嚇還不夠,因為隻是恐嚇的話,大家可能就是會稍微注意幾天,用不了多久,就故態萌發。

所以,還是要有血淋淋的例子來佐證這個嘴炮不是嚇人的,就像殺雞駭猴,立幾個典型出來。

“此中大義,朕不能明其中,丞相、禦史大夫、廷尉、列侯、兩千石下朝後,好好討論討論,博士們也不要閒著,仔細考慮考慮,各上書陳奏,朕將親覽,有能佐百姓者,率意遠思,無有所隱,凡有害民者,也不要忌諱,不管涉及到誰,都要查一到底,律法有繆,那就修改律法,政策有誤,那就檢討政策!”

這殺氣騰騰的話語,讓不少人腿肚子都有些抽筋。

劉徹卻走回禦座,拿著天子劍,抵著地麵,道:“朕的訓話完了,下麵,開始討論屯墾移民政策!”

許多人這才戰戰兢兢的起身,想起了今天是朔望朝會,要討論的是屯墾移民政策。

本來,許多人還打算著,利用這個屯墾政策,給自己撈好處——移民開墾的土地,將是以百萬畝為單位計算的。

哪怕遼東和新化那邊產出不如中國腹心膏腴之地,但最起碼,也能抵個下田什麼的吧。

自己從裡麵撈個幾百頃甚至千把頃,不是問題吧?

但此刻,大家都沒有了這個心思了。

土地雖好,也要命來拿!

倒是列侯們穩坐釣魚台,屯墾移民政策的補充部分,就是列侯們的將在新的疆土,新化地區獲得一塊對等封邑的封國。

這樣,列侯們就不會參與也沒那個心思去搞那些花招了——有那個功夫和精力,還不如將自己即將獲得的新封邑開發好呢。

這樣,即不用承擔風險,也不會有虧名節,還能賺上一筆。

這也是劉徹早就計劃好的政策,拉列侯功勳階級,打壓文官官僚集團,反過來又利用文官官僚階級,監督列侯功勳階級,拉一派打一派。劉徹玩的不亦樂乎。

“汲黯,宣讀一下朕擬定的屯墾政策!”劉徹命令著。

有了之前的嘴炮,不管是列侯還是朝臣或者是最善於嘴炮的博士官們,都隻能紛紛跪下來。恭聽聖諭。

若在以往,他們肯定要出來說點話的。

但如今,卻統統當了縮頭烏龜,像個好好學生一樣,豎著耳朵。乖乖的聽著汲黯宣讀政策。

汲黯恭敬的捧著一冊帛書,走到禦階前,先朝劉徹一拜,再對朝臣一拜,然後,攤開帛書,念起來:“國之大事,唯戎與祀,民之大事,在食與貨。民飽食則天下安,貨足則社稷固,昔者吳子曰:江山在德不在險,朕意嘉之,心有所與!今朕受命於天,興王師,伐不臣,收朝鮮之地,出義師,助忠臣。得滄海君之附,拓土三千裡,收東北之地,東北之地。雖苦寒無人煙,然,地勢平坦,沃野千裡,實天賜也,乃令天下無地之民。遷之於遼東、新化、朝鮮,以守土、固疆、開發也。朕思民無有保,眾無所庇,恐其難活,乃命有司議定,屯墾軍管之政,今久得眾智,集朝野之賢,得條文若乾,今公之於眾,定之於法!”

“其一曰:屯墾軍管,各以軍製而定,或曰某部,或曰某軍,皆以漢軍各部各軍之名而命之,各部各軍,各出士官,以為各屯墾團之校尉、司馬,輔佐百姓,開墾土地,少府、大農、有司各道,佐以技術、物資支援!”

這一條念完,周亞夫為首的武將集團和元老勳臣們紛紛叩首,拜道:“謹遵聖意!”

表示他們和軍隊完全支持和擁護天子的決定,堅決支持天子的舉措。

而實際上,這一條對軍方非常有利,等於,各個山頭,從此都能在遼東、新化和朝鮮獲得他們的鐵杆支持者。

想想看,譬如細柳營這樣的精銳,一旦跟一個有著一萬人甚至數萬人的屯墾團建立起了穩固的關係,那麼,這個屯墾團日後的兵源和青壯,肯定會優先選擇進入細柳營服役,而細柳營也能借助在該團的人員,培養起符合他們要求的兵源。

這對一支部隊來說,非常重要。

就像二戰前,霓虹的師團一樣,當一支部隊的兵源固定從一個地方獲得後,這支部隊,也就有了屬於他們獨有的作戰風格和精神麵貌。

這一點,三國時代,也有很明顯的例子。

虎豹騎、陷陣營、白馬義從,基本都是從一個固定的地方獲得兵源,訓練出來的。

這也是劉徹為漢軍量身打造的一個未來發展方向。

至於山頭啊軍閥啊什麼的,不用擔心,因為有後續安排。

“其二曰:各屯墾團,皆受命於天子,各授軍旗,各屯墾團校尉、司馬,早晚兩次,需帶眾於軍旗之下,宣誓效忠天子,效忠漢律!”

“諾!”周亞夫等人再拜受命。

這是很正常的安排,屯墾團與軍隊的關係,固然緊密,但他們與天子的關係,應當更加接近。

“其三曰:各屯墾團,置一丞令,謂之屯丞,以文官充之,秩比四百石,掌各屯墾團之財務、支出、訴訟糾紛,公室告等職!”

“諾!”群臣再拜。

這一條例,也是朝野各方在撕逼無數次後很難得取得的一致意見之一。

屯墾團的軍方背景太多了,文官集團必然想要將之民政化,最起碼,不能讓之完全脫離文官係統。

而軍政分離,也是劉徹努力的方向。

“其四曰:屯墾團,以漢律為準繩,除其民兵外,餘者訴訟犯法,皆以漢律治之!”

這也是一條有廣泛共識的條例。

很簡單,讓民眾以軍事化聚集和管理,這是為了初期的開墾和保護,但若以軍法作為其內部法律依據,那就要出大事。

總不能老百姓們稍微偷個懶,犯點事,就要掉腦袋吧!

當然,作為準軍事化組織,屯墾團,必然有著預備役的民兵,甚至是武裝軍隊保護,這些人,就得以軍法來管理了。

“其五曰:屯墾團初期所需之糧食種子耕牛農具,由少府並丞相府貸之。其明年收獲後,以糧食衝抵所貸物資,有司各道不得收取子息,此條。張於露布,告之天下,使黎庶明知朕意,有敢推諉、加征、攤派者,禦史大夫並廷尉。嚴懲之,以死罪論!”

眾臣再次叩首,這一條的提出,是原本朝會上各方爭論不休的焦點。

在過去幾次的朔望朝討論上,各方都覺得,應該收取一定的利息,來作為朝廷付出的收益。

區彆隻在於,是收取商業利息還是正常利息。

但很明顯,天子對此非常不滿,做出他的最終決定。

這讓不少人心裡暗自惋惜。

利息這個東西。可是大殺器!

哪怕是低息,譬如一分息這樣的,都能在最後給大家夥帶來無數收益。

唬弄百姓可比唬弄天子要容易得多了,很多地方能把一個人頭稅收上五次,就是明證。

可惜啊,天子毅然斷絕了大家的念想。

大家都是搖搖頭,無可奈何。

許多人本來是想著,這個事情,天子要是不讓俺們撈好處,那俺們就下絆子。扯後腿。

但如今,隨著前麵四條的宣布,這個扯後腿的機會已經沒有了。

軍隊方麵,根本不會鳥文官集團的唧唧歪歪。

或許。各屯墾團的丞令方麵能做些文章?有人心裡想著。

官僚們就是這樣的,統治者們要是不讓他們胡作非為,那他們就會想辦法,無所不為。

坑皇帝,本來就是文官集團的本能和天賦。

可惜,隨後公布的規定。讓他們的這個夢想徹底破滅。

“其六曰:屯墾團每歲所獲之產出,三成歸公,三成上繳,餘者四成,各團百姓以其所耕土地產出多寡而分之,歸公之三成所得,一為備饑荒災厄之儲備,一為供給軍方各部之補給,上繳者,一半充入國庫,一半歸於內庫,以充賦稅之失!”

這條規定,讓軍方的各個山頭,都會無比重視屯墾團。

因為,這等於將屯墾團跟軍隊捆綁了起來。

屯墾團發展的越好,產出越多,軍隊獲得的利益就越多,他們的軍費也就越多。

所有人都知道,軍隊方麵是絕對不會讓官僚集團來拖他們的後腿的。

誰要敢拖他們後腿,那群丘八絕對敢打上門來。

漢室如今,武人的權力和力量,是遠超文官集團的。

文官集團敢坑皇帝,但絕對不敢坑掌握了槍杆子的武將集團。

丘八發起愣來,不管規矩,不要臉麵了,誰擋得住?

許多人都隻覺得嘴巴有些發苦。

當今天子,對文官的不信任,可見一斑了。

從之前的地方亭長、遊繳、廧夫以退役士卒優先到如今的屯墾團政策,武人的優勢進一步擴大。

可以預計,未來,九卿之中,武將將繼續占到一個大的比例。

“真是斯文到底,讓我等飽學之士,情何以堪……”博士官們更是羨慕嫉妒恨。

但沒辦法,漢室政權,目前的屬性就是以列侯軍功貴族集團為主體的軍國主義政權。

這一點,從丞相隻能從列侯中產生就可以看出來了。

而列侯,除了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外戚宗室外,隻能在軍功貴族的佼佼者中產生。

當然,劉徹也自知,這個政策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當軍隊發現,他們能通過屯墾政策獲得利益後,出於人類的本能和政治勢力的天性,他們必然想要將屯墾團,變大變強,這樣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而當屯墾團變大變強後,他們又會想要更大更多的屯墾團。

這樣,再加上軍隊本身的屬性,軍方必然會變成一個鷹派和擴張派的集中營,假以時日,武將集團恐怕,會連一個鴿派都不存在,全是一幫滿腦子用漢室的劍為漢室的犁獲得更多土地的中二憤青。

這將迫使和激勵漢室,不停的對外擴張。

恐怕,要等他們將已知世界的所有能耕種的土地和所有能擊敗的敵人,統統收入懷中,踩到腳下,他們才會尋思接下來怎麼辦這個問題。

就像當年的秦帝國的軍功勳爵名田宅製度一樣。

準確的來說,屯墾軍管,本身就是劉徹基於秦的耕戰政策的一個變種。

這是一個純粹為了擴張和侵略而推出來的政策。

隻要有這個政策在,屯墾團繼續存在,漢軍就停不下來。也沒人能讓他們停下來。

軍隊通過對屯墾團的支持,獲得榮譽、資源、兵源和利益,而屯墾團的民眾依賴軍隊的擴張,獲得土地和安全保障。軍隊不會滿足於現有的利益,民眾也不會滿足,自己就這麼點土地。

他們將變成一個恐怖的怪獸。

劉徹活著的時候,或許還能拉住韁繩,讓他們安靜和冷靜。

但劉徹將來要是不在了。這頭怪獸就沒人能製服了。

不過,現在考慮這個問題,還太早了。

怎麼栓繩子,製服這頭怪獸的問題,還是等到漢室打敗了匈奴這個大敵,獲得東亞霸主之後再考慮吧。

現在,一切都得為戰爭讓路,為擴張讓路。

劉徹很清楚,隻有擊敗匈奴,殖民西域、印度。學習大英帝國,從異族身上吸血,進而獲得足夠的養分,為漢文明的進化打好基礎。

到那個時候,才是思考以後的問題的時候。

而且,目前的情況就是,中國的耕地就這麼多,而人口卻日益增長。

不想辦法多弄點土地來耕種,多弄點資源來喂飽嗷嗷待哺的民眾。

那漢政權就要麵臨生死存亡的危機。

所以,在猶豫了之後。劉徹還是選擇放出這頭怪獸。

起碼,它現在還不可能反噬漢政權自己。

秦的耕戰體係,也是到了它統一天下,無欲無求後才開始腐朽和崩潰的。

而漢室現在能種田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東北的朝鮮、新化、遼東、遼西,南方的三越,西南夷,未來二十年,都能容納至少五百萬人口。

等到這些地方種滿了田,漢室也該擊敗匈奴。拿到西域的霸權,到時候,中亞和南亞地區,廣闊的土地,依然能滿足漢人的需要。

若是做到這一點了,漢人也就布種天下了。

人口,起碼也破億了。

如此大的人口基數,如此龐大疆域,如此巨大的財富。

那它就隻能選擇進化了,向更高級的文明——工業文明進化。

因為,龐大的疆域,無儘的人口,除了工業化外,沒有第二個選擇,不能做到,就隻能崩潰。

“若是那樣,還不能完成工業化,那就隻能說明,子孫不肖……”劉徹心裡嘀咕著。

至於目前,軍國主義化,是唯一的發展方向。

當然了,劉徹也不是沒有留下製約的手段。

以考舉為代表的文官政治,將來未必就不能跟軍隊掰腕子,比力量。

而汲黯卻沒有停頓,繼續念下去:“其七曰:屯墾團年限,預定為五年,五年後,屯墾團解散軍管,複置亭裡、鄉縣、郡國,各校尉、司馬、丞令,轉為文職!”

這一條,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補丁,是為了防止那頭怪獸長的太快,同時也是為了激勵和鼓動軍隊,想要更多的好處?

那就去搶彆人的土地吧!

不管是匈奴人,烏孫人,西域人,印度人,甚至安息人,大秦人,隻要你們能搶到對方家裡去,占了他們的土地,那,就可以在當地屯墾。

同時,這一個規定,也是為了防止屯墾團最終變成類似明朝的衛所製度一樣的腐朽製度。

五年的軍管期限,將使得軍隊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完成將屯墾團的民眾變成自己的奴隸的轉變。

劉徹可不像朱元璋,會自大的認為,自己的政策,隻要製定下去,就能萬世不易!

事實上,劉徹決定,他的政策,每五年就要進行一次檢討,每十年,就必須做出針對性的改變,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這也是漢代政治的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

所謂‘九變複貫,知言之選’‘通其便,使民不倦’‘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代不同法而霸’之類的言論,在漢代政壇是人所共知和認可的真理。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漢曆史上,才會出現一朝天子一朝製,一代皇帝一代法的現象。

幾乎每一個皇帝上台,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改革政策。

這一點,曆代都很少見!(未完待續。


最新小说: 三年婚姻冷待,葬禮上渣夫紅眼下跪 古穿今之暗衛重生在娛樂圈殺瘋了 鬥羅:我生物學者,覺醒器武魂? 諸天永恒 小司機的美女總裁老婆 送外賣的我,開局被天災附身 俠客行無敵石破天亂殺三界六道 金牌尋寶人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敵國 朱顏執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