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一個個人偶,則代表了一支支漢匈雙方的軍事力量。
在漢室這邊,自雲中以南,蝟集著一支龐大的軍隊。
漢室的野戰主力軍團。句注、飛狐、北地、細柳、灞上、棘門依次排開,而長城的駐屯軍,則依托與長城防線,散布在長達千裡的邊境上。
而匈奴方麵。限於情報和信息的來源,隻能將目前已知的匈奴幕南部族和其大概兵力和位置布置在地圖上。
但,僅僅是這樣,也是一個令人恐懼的武裝力量。
僅僅在河套方向及其附近,匈奴就有六個人偶在相互守望。從右北平到雲中的漫長邊境附近,還有十多個人偶,散步在草原各地。
在腹心深處,匈奴龐大的幕南集群,讓人望而生畏。
劉徹拿起一個人偶棋子,道:“句注軍,有兵,萬一千七百人,騎兵五千,去年皆已換裝。然,句注在雁門,負有守備之要,因此隻能調動最多三千騎兵!”
“飛狐軍,有兵八千七百人,其中騎兵三千,今歲四月完成換裝!”劉徹又將在句注身後的飛狐軍的人偶拿起來:“然,飛狐乃天下要塞,負山河之重,輕易不可動!”
劉徹於是將這枚人偶放下。
飛狐軍的駐地。是著名的廣昌縣,在後世,此地名曰保定。
早在楚漢爭霸時,酈食其就曾對劉邦建議:願足下急複進兵。收取滎陽,據敖庚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大行(太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效實形製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
飛狐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不到危急時刻,此地駐軍就不會調動。
三年前吳楚之亂,飛狐駐軍就一個兵也沒有調動。
劉徹將視線北移,放在北地身上。
這裡有著漢室最大最強的騎兵集群。
北地郡及其周圍的隴右,代上,漢室在那裡擁有二十多個馬場,以及多達三萬人的騎兵。
最重要的是,這支部隊,從來都是漢室的預備部隊。
換句話說,他隨時可以調動,他隨時處於戰備狀態。
兩個月前,義縱奉命前往雲中,沿途經過北地,然後義縱回報劉徹:北地兵將,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國有事,必用北地軍!
事實也證明了,北地軍始終是漢室軍事力量中的王牌。
從吳楚之亂,到征伐朝鮮,乃至於曆史上小豬與匈奴的番戰,北地軍的身影都活躍於其中。
甚至,劉徹現在的宿衛武裝力量,虎賁與羽林兩軍中,五成以上的軍官,是從北地抽調的。
在曆史上,北地郡和隴右郡以及代上的軍事貴族集團,在中國曆史上活躍了千年,主宰著王朝興衰。
劉徹拿起這枚人偶,將之推到雲中城上。
“北地、隴右及代上,可出騎兵兩萬!”雖然咬咬牙,在這個地方,漢室動員出一支五萬人的軍事力量,也不是不可能。
但那樣的話,等於殺雞取卵,沒有那個理智的統治者會乾這種蠢事。
戰馬,士卒和軍官,都要留下種子,才能有未來可言。
“至於細柳、灞上、棘門以及南北兩軍,還可再出騎兵一萬五千人!”劉徹說道。
細柳和灞上、棘門這三支軍隊,因為駐紮在關中,騎兵規模不足是肯定的。
因為關中沒有太多合適養馬的地方,嬌貴的戰馬,也很難在關中被大規模放養。
至於出步兵去草原上,劉徹可還沒瘋。
李廣和程不識還有李陵的教訓,已經足夠證明,再精銳的步卒,到了草原上,也比不過最差的騎兵。
“朕再發屬國、五官中郎將以及郡國騎兵,還可出兵一萬!”劉徹淡淡的道:“我漢家目前,可最多動員五萬騎兵,居於雲中!”
劉徹將視線重新投向河套。
在那裡,匈奴人就像個刺蝟一樣,讓人難以下口。
“休屠部族,有口四萬餘,昆邪部族,有口三萬餘,樓煩部族有口四萬餘,白羊部族已走,但俱雲中奏報,匈奴單於令居皋南山的盧侯、折蘭兩部,南遷至胭脂山,以充白羊王之缺!”
“朕要在這裡提醒諸卿,盧侯、折蘭兩部,不比白羊王差!”劉徹嚴肅的道。
盧侯部在漢室曆史上,也算是漢室的老對頭了。
但自從十四年前,盧侯部族的首領難氏因為唆使右賢王挑起與漢朝的戰爭,被老上單於處罰,滾去皋南山跟折蘭部族玩泥巴,已經有十四年沒有出現在漢室記載中了。
但對這個老對頭,大家都很清楚,他的厲害。
盧侯部族,哪怕是在匈奴人中,也是以野蠻和好鬥著稱的。
隻是,這個部族比較倒黴,跟錯了主子,自從軍臣上位後,它就被打入了另冊,原本,漢室朝臣都以為這輩子都不會跟這個殘暴的部族打交道了,沒想到,軍臣居然放它出來了。
至於折蘭部族,大家就沒什麼印象了。
但軍臣既然調動它出來,那麼,它的戰鬥力,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而劉徹更加清楚,折蘭部族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曆史上,胭脂山之戰後,霍去病橫掃整個大漠,唯獨在皋南山之戰,吃了個不小的虧。
雖然最終全殲了盧侯和折蘭兩部的主力,還俘獲了休屠部族的祭天金人。
但霍去病本部也損失了超過五千人的有生力量。
使得霍去病不得不退兵,返回漢境休整,直到第二年,才重新出塞。
能讓霍去病一口咬上去,都差點崩掉了牙齒,折蘭部族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你要知道,折蘭部族跟霍去病交戰的時候,使用的可是石頭跟骨頭做的武器。
“算上盧侯與折蘭兩部,還有胭脂山和皋南山的匈奴五部族,在河套地區,一個月內,匈奴人可以集結出超過十萬人!”劉徹說道。
當然,十萬人口跟十萬軍隊,那是兩回事情。
隻不過,匈奴人全民皆兵,交戰的時候,全部族上下,從老人到女人、孩子,都會成為其戰爭機器的一部分,作為後勤工作人員。
所以一般情況下,在計算兵力的時候,那些老弱也是要算進去的。
就像漢室這邊,雖然調動的騎兵是五萬人,但為這五萬人和戰馬的吃喝拉撒以及其他後勤保障工作,就還要動員至少十萬人。
總的來看,在騎兵戰鬥兵源方麵,漢室是占據上風的。
匈奴人的十萬人口,按照過去的經驗來看,戰鬥兵力,大概在三萬到四萬之間。
而且,他們分散在長達千裡的遼闊草原上,而漢室則可以集中兵力。
總的來說,以戰前的兵力對比來說,漢軍占據了目前的絕對上風。
但戰爭的事情,哪裡是比拚兵力和數字的簡單遊戲?
要真是這樣,曹操就不會有赤壁之敗,苻堅也不會有肥水之敗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