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廷尉趙禹、內史丞顏異求見……”
劉徹正頭疼著該派誰去懷化坐鎮當地,主持治安時,有黃門宦官在殿門奏道。
“宣!”劉徹不得不先將懷化的事情擱置到一邊。
自從田叔漸漸老朽,內史衙門就已經開始按照劉徹計劃,走上分治的道路。
目前,內史在實際上,已經分為三個獨立的機構。
顏異在兩個月前,卸任尚書丞,轉任為內史中丞,負責起長安及以長安為中心的京畿地區地方事務及民政。
同時,劉徹任命了章武候竇廣國的兒子竇安為內史左丞,負責渭河以南的廣大關中地方民政,又下詔任命故丞相申屠嘉的長子申屠蔑為內史右丞,負責渭河以北的地方民政。
而顏異的尚書丞之職,則是由從江都國調回長安的周遠接任。
“臣廷尉禹(臣內史臣異)……恭問陛下聖安……”趙禹與顏異被領進來後,恭身拜道。
“朕躬安……”劉徹站起來,問道:“兩位愛卿今日入宮,可有要事?”
“聖明無過陛下……”趙禹躬身道:“臣等入宮,確有要事,伏請聖意……”
“嗯?”
“啟奏陛下,旬日以來,關中各縣皆上報了大量人口外流的報告……”顏異說道:“僅在京畿,過去一月,就有近百餘人,出關北走,臣等憂心,關中人口恐有不穩……”
過去六十年,關中,這個老劉家的大本營,就是一個隻進不出的地方。
從來就隻有人口內遷,從未出現過像現在,大規模人口人流的跡象。
內史自然是惶恐不安。
在理論上來說,編戶齊民政策下的漢室,具備完全將人口固定在戶籍所在地的能力。
尤其是關中,隻要鎖死四關(函穀、武關、蕭關和散關)。連隻蒼蠅都休想飛出去。
但自太宗以來,劉氏除關津之禁,如今,除了蕭關依然維持了嚴格的關禁外。其他三關,隻要你擁有合法的傳符,就不再禁止百姓出入。
這是漢室工商業興旺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以前,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老劉家對關中的細心嗬護和無數優惠政策,使得。從來隻有關東人翹首以待,拚命想混進關中,成為一個生活在天子腳下的百姓。
除此之外,很少有關中人口外流的跡象。
如今,懷化的黃金傳說,卻帶起了一波前所未有的關中人外遷的潮流。
內史衙門,麵對這樣的局麵,幾乎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隻得是來請示天子。
“不用去管它……”劉徹笑著說道。“這樣的事情,以後就不用來請示朕了,隻要他們不違法。不犯罪,內史就聽之任之!”
“這……”顏異有些理解不能或者說不大情願了。
廷尉趙禹也道:“陛下,這樣恐有不妥吧……”
“恩?有何不妥?”劉徹反問道:“遊俠跟無業遊民外流,照道理來說,廷尉應該高興才對啊……”
講道理的話,也確實如此。
法家從來都是將遊俠跟儒生,列為社會不安定因素的罪魁禍首的。
韓非子就說了: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
當年秦始皇就覺得,這話真是太正確了。
於是把儒生給遊俠吊起來打。
現在,在法家的眼裡。這話依然如此。
隻不過,他們已經沒有秦代時一統天下,吊打一切的力量了。
但若有可能,法家絕對願意。將遊俠跟儒生統統送進集中營去撿肥皂的。
所以,趙禹跑出來跟劉徹說:這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