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有點知識的人,甚至,哪怕是個文盲,在此時。也明白這句話意味著什麼。
易經: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其匪醜,無疚。
像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通俗的解釋就是:王師吊打世界,這是符合天道的。是正義的,夷狄們就應該乖乖跪下來,接受中國文明的熏陶,反抗的,不服的,都是逆天而行。
雖然有點霸道,有點流氓。
但,這確曾是中國先人們踐行的普世價值。
宗周全盛之時,曾用這句話,吊打和統治了所有已知世界。
如今,劉徹用一句‘執訊獲醜,薄伐四夷’間接的將它重新導入中國的普世價值體係。
當然,更重要的是……
所有的聰明人,都已經明白了天子話裡的潛台詞了。
道理很簡單,有嘉折首,這個易經中的卦辭還有另一番解釋。
就是分封的前奏。
跟隨天子,征伐四夷,天子將征服的四夷土地,分封給立功將士。
將士們因此受封為一脈之祖,啟一世代之新。
這同樣是宗周時期的普世價值!
無數人激動萬分,難以自抑。
自秦始皇一統天下,漢室鼎立以來,中國就開始逐漸淘汰分封製。
一個又一個異姓諸侯,因此被碾的粉碎。
但,誰不想稱孤道寡,稱王稱霸呢?
況且,在今天以前,今上就幾次表態過,要在未來,在遠離神州本土的蠻荒地帶,設立諸侯王國。
用宗室,用功臣,用列侯,去鎮壓這些地域。
這一次次的表態,還可以說是試探,是忽悠。
但今天,天子當著全長安百姓,隱晦的表露了自己的態度後。
所有人都確信了。
天子,沒有騙人,也沒有忽悠!
這是真的!
他真準備將未來征服的遙遠地區,分封給功臣。
於是,無數人心潮澎湃,難以自抑。
尤其是那些列侯們。
在以前,漢家列侯多紈絝、米蟲和廢物。
這一方麵,確實是生活太優渥了,不做紈絝子弟和米蟲,他們就要抑鬱。
而在另一方麵,則是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努力奮鬥的動力——即使立下不世之功,那也不過加點食邑而已,其實也沒什麼區彆……
但現在,卻不一樣了。
列侯封國,不過一縣之地,而且還要受到地方官和朝廷的雙重鉗製。
彆說是在封國稱王稱霸,魚肉百姓了。
就是想開個紳士趴體,也要擔心會不會被人打小報告。
但王國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宗周體製下的諸侯王國。
那是真正由自己支配和統治的地盤,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隻要不得罪天子,就可以安枕無憂。
更妙的是——這些未來的新王國,將遠離中國本土。
換句話說,哪怕是有人在其王國中胡天黑地,那也得長安知道才行啊!
隻要不作死,去造反,自己就是安枕無憂的!
而且,對中國人來說,開宗做祖,是無法拒絕的誘、惑。
無數的列侯,心癢難耐,無數的大臣,更是隻覺得自己的心臟砰砰砰的跳個不停。
此刻,他們感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努力方向了。
“回家以後,吾要立刻教訓子侄,培養家臣,下次出征,吾一定要參加……”許多列侯都在心裡發誓:“而且是要獨領一軍!”
“與墨家的關係,看來有必要認真搞好了……”更有聰明人在心裡想著。
雖然上次自己送了子侄去墨校,結果被掃地出門,讓他們大大的丟了麵子。
但,如今,在涉及到未來自己是否能嘗嘗國君滋味,稱孤道寡的問題上。
麵子算什麼?
就算跪,也要把幾個子侄送進墨家,從而在墨家內部,摻雜上自己的影響。
這樣,才能隨時隨地的知道和掌握墨苑中的新式裝備和好東西的動向。
而人群之中,諸子百家的巨頭和弟子們,看著自己的眼前的這一幕,都紛紛相互對視一眼。
“從今往後,恐怕將是武夫當國了!”無數人或歡呼雀躍,或憂心忡忡的想著。
在今天之後,獲得了天子鼓勵和慫恿的漢家大臣和貴族們,恐怕都會是********的鑽研怎麼挑起戰爭,好方便自己撈軍功了。
這些家夥的能耐有多大,所有與他們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
甚至,哪怕是列侯大臣中的膽小鬼和紈絝子弟以及米蟲,也都會踴躍參與。
他們或許不敢出塞,去跟匈奴人拚個你死我活。
但南下打閩越,向東鞭笞鮮卑、烏恒,甚至過南越,去交趾郡的叢林裡找野人的麻煩,卻是很簡單的。
更讓這些人恐懼的是……
他們發現……
自己好像也在躍躍欲試了。
“應該馬上寫信回家,讓家中子侄,操練武藝,學習兵書!”有人在想道:“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啊,若能立下軍功,受封一個王國,哪怕是候國,也足以保證十世富貴!”
“子率以正,孰敢不正?”甚至有魯儒說道:“聖人教誨,吾等應當遵循啊!”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稱讚。
甚至沒有人反對。
至於,他所引用的那句孔子的話,之前的那兩句,則跟之前與之後他們的徒子徒孫一樣,華麗麗的將它們無視了。(未完待續。
PS:這章寫的特彆艱難!
寫寫改改,從下午寫到現在,才算勉強合格~
唉,我真是自己給自己找事情~
非要去推演和腦洞諸子百家的演變,結果,我現在發現,匱乏的知識和閱讀量,已經有些難以支撐了,看來,是時候去買一波書了~
另外,報告一下,我今天上午,已經選好了紙張和封麵。
嗯,過兩天,等我老婆有空了,我就讓她排版,然後開印~
等下12點後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