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皇室……
天子必具太牢,以告列祖列宗,甚至必須對列祖列宗謝罪。
而作為禍首和始作俑者的太皇太後。
她的威權和臉麵,在今天已經蕩然無存。
在漢家,東宮與未央宮之間的權力平衡的關鍵,在於東宮能狹先帝甚至列祖列宗的威權。
皇帝不聽話,太後可以強行命令他去高廟、太宗廟甚至仁宗廟麵壁悔過。
皇帝還不能反抗。
反抗就是不孝。
但,假如太後失德,則不在此類。
‘失德’這個詞彙,無疑是古代中國政治家們發明的最佳詞彙了。
天子失德,要丟天下,甚至被放逐於四荒。
譬如湯武放桀,武王伐商。
春秋戰國時期,更是發生了無數次的臣子放逐國君的戲碼。
而太後失德呢?
旁的不說,秦始皇囚其生母,打的就是太後失德的旗號。
而在漢室,雖然提倡以孝治天下。
但對失德的太後,大臣們是肯定不會手軟的。
為了避免再出一個呂後,禍亂朝綱。
大臣們什麼事情都乾的出來。
逼急了,學一學劉興居跟夏侯嬰又不是什麼難事!
當年,劉興居跟夏侯嬰,可是逮著少帝兄弟推到一個小巷子裡亂刀砍死!
即使有忠臣持械護衛在左右,大喊著:天子在也!
也不過是一起被砍成了肉泥而已。
前車之鑒,曆曆在目。
竇氏甚至就是親眼看到了那些忠於少帝的南軍士兵拿著武器,攔在宮門前,攔在太宗皇帝車駕前的。
此事,雖然還沒有嚴重到這個地步。
但對竇氏而言,也已經足夠了。
“哀家從今往後,當避居修德殿……”竇氏站起來,巍顫顫的,仿佛一下子就蒼老了許多:“這永壽殿,太後就搬進來住吧……”
“兒媳不敢!”薄氏立刻跪下來說道:“母後在,兒媳安敢有此望,且皇帝素來孝順,必有所舉措……”
竇氏這才稍微安心了一些。
對皇帝孫子,她還是很滿意的。
孝順懂事,而且知道祖母的喜好,凡事都讓著慣著。
就連陳家那對逗逼兄弟,都在皇帝的管教下,變了個人,成為了國家棟梁。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往事,讓竇氏確信,自己的孫子肯定會向著自己。
於是,她勉強笑道:“但願如此……”
但心裡麵卻依舊沒有底氣。
她拄著拐著,拉著薄太後的手說道:“即便皇帝不怪哀家,哀家心裡也不好過……”
“做劉氏婦,不能安宗廟,使祖宗安寧,社稷安康,這就是罪啊!”竇氏道:“哀家當閉門思過,修德養身,這東宮諸事,往後哀家都不會再乾涉了,一切就交給太後去管吧!”
“哀家隻願每日頌念《道德經》,為天下和皇帝在神明之前祈福……”
“母後言重了……”薄氏確實是個好兒媳,非常孝順,寬慰著說道:“母後承太宗遺德,佐先帝而輔皇帝,功在社稷,不可因此小過而退,不然天下人如何看待皇帝呢?”
竇氏這才微微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哀家就依舊留居這永壽殿,但搬去西廂,這東巷,太後就搬進來,正好,哀家也整日無聊,閒暇之時,也好叫太後過來說說話!”
“諾!”薄太後立刻就拜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