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節 刺史之製(2)_我要做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要做皇帝 > 第九百三十六節 刺史之製(2)

第九百三十六節 刺史之製(2)(2 / 2)

不過,這正是官僚們最擅長的手段了。

去掉那些對他們有威脅的東西和製度,留下和形成有利於他們的東西和潛規則。

一個個原本立意不錯的製度,在漫漫長河中,最終成為了天下的弊病。

所以,劉徹已經決定,在一開始,就不給他們留下太多滲透和演變的漏洞。

通過丞相與禦史大夫的聯合推選製度,來杜絕可能的私相授受。

又通過皇帝來決定誰是正誰是副來強化君權。

當然,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

還要通過對刺史製度的本身設計來規避風險。

“刺史,任期為四年,每一位刺史及刺史中丞,不可連任!”劉徹將自己構思的刺史體係說出來:“刺史及刺史中丞,不可插手除六條核查之法外的任何事務,更不得乾涉地方正常官員任免,尤其不得乾涉軍政!”

文官不乾軍,武將不乾政。

這是劉徹一直在努力的工作。

將文武分野,各司其職,互不統屬,更是劉徹的理想。

武將帶兵打仗,文官治理民政。

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以文禦武,或者以武淩文,都可能發生災難。

當然,在漢室,武將永遠會占據先手和優勢。

因為,丞相隻能出自列侯,而列侯隻能靠軍功。

所以在實際上,未來將會形成武將占據一定優勢和有利局麵的情況。

這也是漢室政權的天性。

“刺史,有員五十五人……”劉徹卻是接著說道:“皆以尚書郎選任!”

這五十五個刺史屬官,當然指的是有編製的有秩。

這些將協助刺史及刺史中丞,完成各項工作,同時,尚書郎因為是劉徹的近臣。

在實際上,劉徹或者他的子孫後代,可以依靠此製,在需要的時候,繞開丞相和禦史大夫,直接對刺史下令。

跟曆朝曆代一樣,有編製的官員之下,必然有大量沒有編製的臨時工。

在漢室,臨時工們,統一被稱為鬥食。

但,刺史情況有些特殊。

因為,一般來說,鬥食官都是當地人。

有點類似後世****的鄉村村支書和村主任等等。

有事的時候,官員下令,他們就要出工。

然後按照出工的時間,結算薪水。

但刺史,卻是遠離本地,而且因為其工作特殊性,劉徹並不打算,讓刺史就地雇員。

所以,刺史們的鬥食官的人選,就比較有意思了。

“其鬥食之屬,自九卿各衙門選拔,年四十以下,有能力,善律法之人!”劉徹意味深長的說道:“刺史之鬥食,隨刺史諸員赴任,任期結束,有司當優先以之為有秩!”

這就不得了了!

群臣聽了,都是麵麵相覷。

眾所周知,九卿各衙門,擁有的鬥食官。

這些人來自最基層,沒有靠山和背景,純粹是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被九卿各衙門選用。

在一般情況下,鬥食想要轉為有秩,非常困難。

然而,這些鬥食官,都擁有豐富的基層行政經驗,善於對付突發事件,尤其熟悉基層的事務。

他們一旦有人能轉為有秩,因其在基層鍛煉出來的能力,常常升官速度,都將如同火箭。

漢家曆史上,不乏有鬥食官,最終通過努力,成為六百石,八百石甚至一千石,兩千石的例子!

當今的廷尉趙禹,南陽郡郡守張湯,都是自鬥食而為兩千石的例子!

毫不誇張的說,這個政策一公布,九卿各衙署的那些老油條們,都要暴走了。

人人都會爭相想要進入刺史體係。

這樣,刺史立刻就擁有了強大的戰鬥力。

基層的那點子破事,官僚們能忽悠的了權貴和朝臣,但絕對瞞不過這些積年老吏的雙眼。

而這些基層官員,在漢室政壇,素來以攪屎棍和大炮著稱。

因為他們來自基層,沾染了許多基層的毛病。

對朝臣和貴族們的遊戲規則,壓根就不認。

常常橫衝直撞,根本不怕得罪人,也從來不憚於弄個大新聞。

現在,天子居然打算放這些進場?

許多大臣都是感覺背脊發涼。

有人立刻就想起了太宗朝時的張釋之虎圈勸諫的故事。

隻是……

張釋之當年能勸得動太宗皇帝。

一則,是因為那是太宗臨時起意的行為,並無深謀遠慮,純粹是看到那個小吏辦事認真負責,而且做事勤懇,所以想要提拔。

張釋之一勸諫,而且是占據道德製高點後,太宗自然會放棄。

天子不可能為了一個小吏的去留而去跟一個兩千石鬨脾氣。

二則,當時的風氣,就是少說話,多做事,社會和天下輿論,都還沒有忘記秦朝的教訓。

天子也不敢擔負重蹈秦朝命運的決定。

但現在就不同了。

秦朝都死了六十多年了,秦始皇的骨頭都爛成渣渣了。

新生代們,完全就不知道也不清楚所謂的‘暴秦’究竟哪裡殘暴了。

甚至,坊間和輿論界,還有著一股翻案風,在暗流湧動。

法家的巨頭和大臣們,都在暗中推動和議論。

說什麼,秦之亡,二世、李斯趙高之責也。

非吾法家之過,實乃奸佞昏君,亂法度,壞先王之製。

這些家夥還拿起了乾貨。

你說暴秦?

孝公至始皇帝並天下,用法公正,嚴明,不恤私情,不用私法,哪裡‘暴’了?

甚至,還有幾個‘有良心的曆史學者’,舉證陳勝吳廣起事,其實是忽悠和欺騙百姓——他們當年失期,按照秦法,根本不是死罪!

加上,馬邑之戰帶來的影響。

以及儒家那個大噴子停止對法家的攻仵,開始與法家休兵,聯手對抗來自黃老派和墨家的威脅。

現在,士林輿論,雖然依舊噴暴秦。

但是抨擊的對象,已經從全麵否定秦,變成了有條件的否定了。

就是朝臣們,假如不是需要,也不再去隨便噴暴秦無道了。

秦,終於成為了一塊擦腳布。

隻有在需要的時候,它才會成為世間一切罪惡的化身。

但在多數時候,輿論和士林,對秦的認知,已經與三四年前,有了天壤之彆。

畢竟,現在,儒法兩派的讀書人,在考舉士子中占據了超過八成。

人多勢眾嗓門大。

黃老派和過去的反秦分子,再也壓不住這些人的聲音了。(未完待續。


最新小说: 三年婚姻冷待,葬禮上渣夫紅眼下跪 古穿今之暗衛重生在娛樂圈殺瘋了 鬥羅:我生物學者,覺醒器武魂? 諸天永恒 小司機的美女總裁老婆 送外賣的我,開局被天災附身 俠客行無敵石破天亂殺三界六道 金牌尋寶人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敵國 朱顏執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