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少府的工作方式……”劉徹隻看了了一會就明白了。
簡單的原始的流水線生產和集約化生產,早在兩百年前,商君變法後就出現在秦的少府體係中。
發展到巔峰時,秦的少府能生產製造供應整個秦軍所需要的一切產品。
從武器到甲胄,從箭簇到護腿,從乾糧到調味品和醬料。
沒有什麼是少府所不能生產和製造的。
那幫變態建造了龐大的驪山秦始皇地宮。
旁的不說,單單是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就足夠讓人們明白,秦少府的戰鬥力有多強。
漢少府雖然沒有秦少府那麼給力。
但也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機構。
依然繼承了秦少府的許多先進的智慧和製度。
其中就有這分工合作,流水線生產的製度。
但,秦漢的少府,除了分工合作,流水線生產外,還有一個物勒工名的製度。
任何一件武器,甚至是箭簇上,都能找到它產自那裡、誰製造的以及主管官員的詳細信息。
出了問題,能直接追溯到整條鏈子上的所有人。
但,眼前的這個工坊,看上去似乎隻學了怎麼分工合作,而將物勒工名拋之腦後。
不過,這也正常。
商品經濟時代,質量算個毛?
數量和價錢才是關鍵。
商人跟資本家,都隻會追逐利潤、
劉徹繼續向前,一路上看到了織造工坊、造紙工坊、陶瓷燒製工坊還有生鐵冶煉工坊。
這一家家的工坊,基本都是由關中的豪強巨頭們所開。
田家、楊家、孟家、王家。
當然,也有外來的地頭蛇。
譬如,師氏的車馬製造工坊以及魯國大賈邴氏的冶鐵作坊。
基本上,這些作坊都讓劉徹看到了少府的影子在其中若隱若現。
許多作坊的陳設和布局甚至工人們的工位,都是照搬的少府體係。
甚至,劉徹懷疑,連管事的和監工,也是少府那邊出來撈外快的。
然而,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一路行來,還沒有走完一半,劉徹就發現,此地已經蝟集了起碼兩千多名工人。
這在西元前,毫無疑問,是一個可怕的數字。
兩千多名工人!
在這個一個大縣撐死了十萬左右人口的時代,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
這意味著,最少有兩千多戶家庭,已經從農耕轉向了手工業。
資本主義的第一片嫩葉,似乎已經萌發出來了。
但是……
可惜……
“作死啊!”劉徹沉沉一歎。
就在他感慨的時候,旁邊的一個工坊中,一個工人似乎是因為太累了,手上動作稍微一慢,就被監工一腳踹在地上,然後就是一頓拳打腳踢。
工人蜷縮在地上,一聲不吭的忍受著責罰。
但任何人都知道,他的心中,必然有著怒火。
“這些商人跟過去一樣,既得罪了上層,又獲罪於人民……”劉徹對著一直跟在自己身邊的薄世說道:“自取滅亡,指日可待!”
“但……朕不能讓他們滅亡……”劉徹回頭問道:“卿知道原因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