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很滿意這些匈奴人的順從和恭順。
他扭頭看著自己的部曲們,那些曾經的折蘭人、白羊人以及匈奴右賢王本部的騎兵們,大聲說道:“諸君,我們又解救了一個被稽粥氏殘暴統治的氏族,使得他們可以沐浴大漢天子之雨露!”
這些曾經的折蘭人、白羊人以及匈奴人,全都振臂高呼起來:“聖天子萬歲,萬歲,萬萬歲!”
對於忠勇軍的將士們來說,再沒有比這次出師所見更能佐證他們腦子被灌輸的那些思想的事情。
一路上,所有氏族,不分大小,都是可憐兮兮,衣不遮體。
氏族的嬰兒,嚎啕大哭,母親卻再沒有奶水可以哺育。
氏族的老人,如風中殘燭一般,枯瘦如柴。
氏族的少年們,麵黃肌瘦,頭發乾枯。
這些都是他們被稽粥氏殘暴統治的緣故原因!
但也是因為他們有罪孽在身的緣故。
若無罪孽,為何天神要讓他們出生在這個殘酷的草原上,被那些殘忍的貴族們剝削和折磨?
他們若是出生在漢室境內。
哪怕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也能吃飽肚子。
所以……
要洗刷罪孽啊!
無數的騎兵,紛紛堅定了自己內心的想法。
許多人都在心裡想道:“此次,我一定要立下功勳,來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讓自己變成一個真正的漢朝人,而不是有罪的蠻夷,更讓自己的子子孫孫,也能昂首挺胸的生活在大漢天子的治下!”
或許,他們以後會改變這個念頭,但此刻,卻是人人都堅定無比的相信,唯有忠誠勇敢的侍奉漢天子,才可以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讓自己和自己的子孫後代,永永無窮的享受大漢天子的雨露恩澤。
李哲卻是騎著馬,緩緩向前,對著跪在地上的這幾十個匈奴牧民,用匈奴語命令道:“我乃大漢忠勇軍司馬,我命令你們,驅趕你們的牲畜,帶著你們的人民,向南方去,到長城內去,或許,未來,你們還有機會可以洗刷自己的罪孽,成為一個漢朝丈夫!不然,立為齏粉!”
跪在地上的那些匈奴頭人聞言,根本不敢抬頭,乖巧的說道:“遵從您的命令,偉大漢朝貴人!”
然後,就乖乖的帶著自己的氏族人民,驅趕著牲畜,向著南方前進。
李哲根本不擔心這個氏族會搗亂或者說趁機去給匈奴人報信。
原因很簡單,這在李哲看來,自己大發慈悲,給了他們一個可以洗刷罪孽,從蠻夷升華成諸夏之民的機會。
他們應該感恩不儘,乖乖的遵從命令。
倘若不服從命令,甚至去給匈奴人報信,那他們就死定了!
有罪在身,還不思悔改,反而助紂為虐,這樣的人,應該斬下他們的四肢,將他們掛在山上的樹乾上,讓寒風和冰雪裁決他們的罪惡!
而且,大軍主力,很快就要到達。
他們就算是去報信,也已經來不及了。
事實上,當他出現在此,而河對岸的匈奴騎兵,沒有反應的時候,他就已經成功了。
所以,李哲根本沒有去管這個小氏族,他帶著騎兵繼續前進,來到一個山崗上,命令道:“點起篝火,通知衛將軍!”
片刻之後,三堆與衛將軍約定好的篝火點燃。
………………………………
遠方的高原之下,一片丘陵之中。
郅都看到了那在高處燃起的篝火,心裡大喜。
他立刻下令:“全軍出發,立刻搶占高台,不要辜負李司馬的妙計!”
於是,郅都所部,整整一萬五千多人,立刻在濃霧之中,朝著篝火所在方向前進。
僅僅一個時辰後,這支大軍就爬過了三座山陵,進入一個平原。
一路上,許多的匈奴氏族,驅趕著牲畜,帶著人民,恭恭敬敬的跪在道路兩側,膽戰心驚的看著這支強大的漢軍。
許多氏族的渠帥,甚至一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的人馬。
漢軍主力,甲胄齊全,秣兵曆馬,一路高唱軍歌的進軍方法,更是讓他們驚為天人。
當彌氏族也是如此。
當他們見到這支強大的漢軍迎麵而來時,所有的氏族成員,全部都跪在了道路兩側的草地上,眼睛都不敢抬一下。
“真是強大的軍隊啊!”當彌駱用著眼睛的餘光,觀察著漢軍的軍容。
他發現,這支軍隊,簡直是他前所未見的軍隊。
每一個軍人,無論是步卒還是騎兵,都是甲胄鮮明,士氣高昂。
更難得的是,幾乎所有軍人的步伐都是一致的。
當彌駱活了四十年,從未見過這樣的軍隊。
更可怕的是,這些軍人,從氏族的牲畜群和人民麵前路過,沒有一個人斜眼去關注當彌氏族。
當彌氏族的牲畜,在他們的眼中,幾乎形同於無物。
這比起當彌駱前不久遇到的那些來氏族中征調奶酪和牲畜以及仆從的本部勇士,強了太多太多。
本部的那些混蛋,見到牛羊就想拉走,看到女人就想往樹林拖。
稍稍有不服從,立刻就是拳打腳踢。
“本部的勇士們,怕是要輸了……”當彌駱在心裡想道。
但這跟他沒有關係。
甚至,他巴不得漢軍勝利呢!
因為,在當彌駱看來,他已經是漢軍的戰利品了。
漢,就是他的主人了。
這很好的理解,草原上千百年來,都是如此。
強者的馬蹄所到之處,儘皆臣服。
而弱者,將他們的一切,包括人民、牲畜以及生命,全部都要奉獻給強者。
以求得強者的庇護,以求得能夠生存和繁衍的基礎。
是以,在草原上,一次大戰的勝利,常常會讓勝利者的實力成倍成倍的增加。
當初的匈奴闔族上下才幾個人?
可,當冒頓崛起,帶領匈奴擊敗東胡後,轉瞬之間,就拉起了四十萬邑落的架子,橫壓草原,最終在老上單於手中實現了草原上有史以來第一次的統一。
如今看到了如此強大的漢軍。
當彌氏族上下,立刻就心悅誠服,甚至歡喜不已。
有了這麼粗的大腿,誰還管什麼匈奴?
毫不誇張的說,隻要漢室能一直如此強大,並且將自己的實力時不時的透露一些出來,那麼,草原上絕大部分的小氏族和小部族,都會乖乖的臣服。
但,郅都所部卻根本沒有心思去理會這些小氏族,也懶得去管他們。
隻是派了一支幾百人的騎兵,監管和引導他們,前往漢室邊牆。
而主力則繼續向前。
他們必須抓緊時間,在匈奴人反應過來之前,在那個高原至少,立下根基,以防止匈奴人反撲。
同時,還需要維持補給線的安全,建立起一條安全可靠的補給道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