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單於,真要把這個城市還給那些卑賤的大夏人?”一個貴族有些不解的問道。
這座城市,在匈奴人看來,已經比得上漢朝邊境的一些大城了。
而且,此城還非常堅固,假如不是那些膽怯的貴族,恐怕匈奴人一時半會也拿不下來。
軍臣聽了,冷笑一聲,道:“自然要還給人家的……”他頓了頓笑嘻嘻的道:“這樣下次,本單於就可以再來收割一次了!”
此話一出,所有貴族都是哈哈大笑。
比起康居人和月氏人,以及那些城外戰死的士兵。
這個名為大夏的國家的貴族,簡直就是軟腳蟹!
匈奴人隻是稍微恐嚇一下,他們就屁滾尿流的出城投降了。
將這座城市的人民和財富,拱手讓給了匈奴。
就連匈奴人都差點被嚇了一跳,還以為對方是在使詐。
結果,人家直接把城門打開,帶著家人妻小,跪到匈奴人麵前,懇請匈奴人入城。
真是孱弱的無法想象!
這也讓匈奴人明白了,為什麼月氏人的殘兵敗將,能在這裡生活的如此愜意。
也讓匈奴人更加相信了從漢朝傳來的身毒的傳說。
想想看,大夏人如此孱弱,月氏人、康居人也不堪一擊。
那麼,被大夏、月氏奴役和征服的身毒,能強到那裡去?
到時候,說不定,匈奴大兵真的可以做到一騎降一國,百騎破十萬的神話!
匈奴上下,正高興的時候。
忽然一個原本被安置在後方,為匈奴騎兵提供保障的貴族,急匆匆的走進這個市政大廳,哭著跪下來,說道:“大單於,不好了,漢朝人出塞了!”
“什麼?”軍臣臉色大變,完全不敢相信。
要知道,現在的漢匈邊境可是冬天啊!
漢朝人居然敢在冬天出塞?
他們也太看不起人了吧!
“大單於,奴才也是剛剛得到的左大將的急報!”那個貴族哭著說道:“漢朝軍隊兵分三路,其主力由其神騎為先鋒,一路長驅直入,已經攻下了梓嶺……”
“什麼!”軍臣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若盧人是吃乾飯的嗎?”
梓嶺,可是天險啊!
據險而守,漢朝人最起碼也要半個月才能肅清梓嶺的若盧人吧?
梓嶺一失,高闕就門戶洞開了,除了鴻鵠塞外,高闕之前,漢朝人一馬平川!
“左大將說,他已經親帥了呼衍、須卜和蘭氏以及諸部族的萬騎,堵住了一支漢朝偏師,爭取將之殲滅或者重創……”那貴族磕頭說道:“但是,漢朝主力來勢洶洶,左大將請單於立刻回師,主持大局!”
軍臣深深吸了一口氣,點點頭,說道:“本單於自會回師!”
他明白,呼衍當屠的意思是什麼?
不是讓他回去主持對漢朝的抵抗——事實上,其實等他回去了,可能戰爭已經結束。
十之八九,匈奴還會遭到重創,甚至可能會丟掉高闕!
高闕一丟,陰山也是保不住了。
匈奴隻能撤退數百裡,到河西走廊布防。
而一旦丟了陰山,他這個單於的位子,馬上就岌岌可危了。
隻有匈奴人才知道,陰山和河南地,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是他們的祖庭和發源地,也是部族的基本所在。
丟了這些,單於肯定要遭受指責詰難。
即使沒有丟,祖庭受擾,損兵折將,單於也逃不開乾係!
“漢朝人!”軍臣握緊了雙拳,怒不可遏的罵道:“我對天神和先祖發誓,與你們不共戴天!”
此次的漢軍出塞,確實徹底的激怒了他。
作為單於,軍臣也清楚,倘若他不能強硬的回應漢朝的挑戰。
那麼,四大氏族,就會產生換一個單於的心思。
這在匈奴又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對匈奴人來說,單於不給力怎麼辦?
換唄!
而四大氏族如今確實有這個資本換單於。
因為折蘭已敗,元氣大傷,白羊、樓煩皆葬送在馬邑。
曾經忠心耿耿的為單於庭衝鋒陷陣的三駕馬車,或亡或降。
特彆是折蘭的損失,讓單於庭的威懾力大減。
四大氏族,已經具備了換一個單於的能力。
想到這裡,軍臣就長出了一口氣,他不由得慶幸,自己明智的選擇了西征。
而西征,最大的好處,就在於,他用勝利和戰利品,拉攏了此番與他出征的部族。
這些人肯定都會成為他的死忠和腦殘粉。
有了他們的支持,哪怕四大氏族要跳反,他也有底氣鎮壓了。
這樣想著,軍臣就說道:“去告訴大夏人,三天之內,必須將我要求的工匠以及黃金送來,不然,本單於就燒了這座城市,還要繼續進軍,占領和焚毀他們的首都!”
這當然是恐嚇!
但軍臣相信,這個恐嚇,大夏人不敢不聽!
因為,他們的貴族和官員,已經告訴了匈奴人:這就是一群可以予取予求,自私自利到極點的蠢貨!
果不其然,在軍臣的使者將消息送到了大夏的首都後,大夏人嚇得魂不附體!
此時的大夏,或者巴克特裡亞王國,早已經沒有了自己祖先的悍勇和進取心了。
數十年前,延綿整個王國的內戰,將他們祖先留給他們的最後一點資本和國力,葬送的一乾二淨。
所以,當年大月氏西遷,大夏人被月氏人的馬蹄嚇得跪在地上,惶恐不已,不僅僅割地賠款送妹子,還將月氏人奉為宗主。
要不是月氏自己也殘廢了,無力滅亡大夏,恐怕這個古老的王國,早已經滅亡了。
此時聽到匈奴人的要求,大夏人那裡還敢不答應。
反正……
大夏統治的印度部分,非常富庶,而且當地人也很好盤剝。
於是,當天,大夏就將匈奴人要求的財富和工匠湊齊了送了過去。
一點折扣都沒有打!
而匈奴這次也難得的信守了承諾,在收到了工匠和黃金後,二話不說,立刻帶著劫掠的人口和財富,撤出了‘極東之亞曆山大城’。
當然,在走之前,軍臣對著城牆發誓:“本單於一定會再回來的!”
不回來不是匈奴人啊!
這麼好搶的地方,當然要多來幾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