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人,總會去尋求精神寄托。
畢竟,劉徹總不能將整個東南的所有宗教和信仰都連根拔起吧?
那不現實,更不可能。
所以,與其讓當地的亂局持續下去,不如將當地的巫婆神棍們收編了。
願意給劉氏當狗的,就賞他一碗飯吃,準許他在當地搞些傳統的儀式啊,收點香火錢,但,決不能再讓他們在外麵蠱惑和忽悠百姓造反或者信什麼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邪教的玩意了。
而不願意當狗的神棍巫婆,自然要全部殺光光!
這樣一來,就差不多應該可以解決當地的問題了。
畢竟,這個辦法,可是天朝的神器之一。
顏異聞言,立刻就是躬身拜道:“諾!臣謹奉詔!”
他很清楚,這可能是他最後的機會了。
上次,他在茂陵,表現很失敗,讓很多人失望了。
更使得宮廷裡,有人傳說著他已經失寵的謠言。
這讓顏異非常不安。
他是迄今為止,儒生除叔孫通外,爬的最高的人。
倘若他失敗了,那麼,整個儒家都要崩盤——因為,他將證明,儒生等於腐儒,等於不能做事這個公式。
是以,此番,他必須全力以赴。
“愛卿準備一下,石渠閣之後,就離京吧!”劉徹卻是揮揮手道。
這就是諸子百家並存的好處了。
皇帝並不需要依賴某一個思想流派的學者,選擇多的很。
而各學派的士子,則必須彼此競爭。
這就給劉徹創造了非常大的利用空間。
假如不是如此,那麼,現在很多政策,恐怕就沒有辦法推行下去了。
打發走顏異,劉徹忽然想起了張湯。
張湯在南陽,算算時間,已經待了四年了。
是時候將他召回長安述職了。
這既是要聽張湯親自報告南陽當地的重工業基地的進展,同時,也要從張湯口裡,聽到南陽百姓對此的看法。
這很重要!
甚至可以說關係著未來中國重工業的建設和發展方向。
因為,在中國,想搞工業,最大的問題和阻礙,其實不是士大夫官僚或者思想界與輿論界,而是民間——老百姓們的支持,對工業的發展成敗,起決定性作用!
除此之外,還要給張湯進一步布置未來四年的建設任務,同時,還要請張湯舉薦繼任者。
再過四年,張湯在南陽就已經擔任了八年郡守了。
完全有資曆出任九卿
這樣想著,劉徹就吩咐左右:“擬詔,傳召南陽郡郡守湯及郡尉成入京述職!”
“諾!”立刻就有人恭身應命。
將此事做完,劉徹就抬腳前往石渠閣的中心,去那裡給太皇太後和太後說話。
不過,劉徹剛走,有關張湯即將回京的消息,就在整個蘭台尚書郎之中傳揚了起來。
對很多人來說,張湯,都是一個傳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