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對各部族的控製,且渠且雕難還冊封了一大批的薩滿祭司。
如折蘭部族的老祭司,德高望重的休利祭司,就被他冊封為克吉利。
克吉利,是薩滿教信仰裡的一個圖騰神,傳說中是鳥首人身的守護者。
而其他薩滿祭司也各自都得到了冊封。
或以圖騰神之名,或以天神扈從之名。
而他這個太陽神之子,則作為神王統治和管轄他們。
總得來說,相比於過去匈奴混亂的信仰體係,且渠且雕難做了一次全新的整理和梳理,使之更加係統,更讓人信服,尤其是下麵的奴隸和牧民,對且渠且雕難的這一套,更加相信、盲從。
就連山區的羌人,現在也有許多人開始信奉且渠且雕難搞出來的這一套。
甚至有部族跑出來,想找且渠且雕難賜福。
“克吉利回來啦……”且渠且雕難連忙說道:“快請!”
現在,折蘭騎兵,就是他手裡最大的底牌了。
折蘭人雖然三年前,慘敗於馬邑,但,經過三年的休養生息,如今元氣也恢複了許多。
雖然還沒有恢複到全盛時期,控弦上萬的可怕地步,但卻也有六千騎兵可供驅策,為他保駕護航。
若沒有折蘭人的倒戈,且渠且雕難不可能打下祁連山,更彆提控製於單了。
“偉大的逐日屠奢……”一個老薩滿拿著一根用鳥的羽毛裝飾的棍子,走到且渠且雕難麵前,拜道:“休利向您問安……”
“皋蘭山那邊如何了?”且渠且雕難迫不及待的問道。
皋蘭山,在河西走廊的邊陲,是通向河間地的必經之地,同時也是居延澤的屏障,更是現在且渠且雕難可以與漢朝聯係的重要通道。
“回稟偉大的逐日屠奢,國書,奴才已經送給了漢朝……”名為休利的老薩滿說道:“不過,漢朝人會不會答應,這奴才就不敢保證了……”
但在心裡麵,老薩滿卻有著另外的想法。
且渠且雕難?
若不是他手裡控製著逍遙散,誰在乎他?
而現在,老薩滿知道了,逍遙散或者又被稱為忘憂散的神藥,是從哪裡來的了。
漢朝!
換句話說,若自己可以跟漢朝人搭上線,那麼,且渠且雕難就可以滾蛋了!
不過,暫時來說,還是需要這個家夥站在前麵,吸引火力,觀望一下局勢。
“他們會答應的……”且渠且雕難閉上眼睛說道:“因為有漢朝最需要的東西……”
跟漢朝打了這麼久交道,甚至當麵與漢朝皇帝交流過,且渠且雕難當然知道,現在漢朝人需要什麼了?
奴隸!
不管是男奴還是女奴或者小奴,漢朝人都需要!
而且,不管有多少,漢朝人都吞的下去!
特彆是那些邊境上的商人,胃口大的出奇!
且渠且雕難自信,隻要自己拿出十萬以上的奴隸,那麼漢朝人就肯定會答應自己的要求。
至少,會同意奴隸換糧食!
有了糧食,至少可以度過目前的危機,不至於腦袋要被人拿去當球踢。
至於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考慮吧!
因為,且渠且雕難知道,恐怕要不了多久,軍臣就會知道自己做的事情。
一旦軍臣知道了,他肯定會發瘋的!
他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來找自己算賬。
想要撐過軍臣或者其他孿鞮氏的報複,他不得不也必須跟漢朝人搖尾乞憐。
現在,且渠且雕難隻能祈禱,漢朝人願意幫他。
………………………………
且渠且雕難做的事情,在草原上自然是一個天大的消息。
像這樣的劇烈的變化,在任何地方的傳播速度都是驚人的。
不過七八天的時間,這個消息就通過口口相傳和信使的急報,傳到了在燕山之外的軍臣後勤基地。
此地,位於錫林郭勒草原的深處,遠離了漢朝邊塞至少五百裡。
負責在此為軍臣看守這些牲畜的兩個孿鞮氏的貴族在得知了此事後,立刻就驚慌失措起來。
“且渠且雕難這個奴才,居然膽敢做出這樣的事情!”
“混蛋!”
祁連山,是匈奴的聖山。
左賢王於單,更是當今單於的獨子。
而現在,且渠且雕難攻破祁連山,挾持於單的行為,在每一個孿鞮氏的眼裡,就是在褻瀆和侮辱整個匈奴!
“我非得拔了這個奴才的皮,將他的腦袋插到木樁上,用水銀灌進去!”一個中年貴族叫罵著,他甚至按耐不住想要立刻點齊兵馬,去剿滅且渠且雕難的衝動。
祁連山和於單,對於匈奴人來說,重於一切。
特彆是祁連山!
要知道,匈奴單於自號撐犁孤塗。
而這撐犁的名詞是跟祁連山聯係在一起的。
就像中國的傳國玉璽一般,祁連山就是匈奴人的和氏璧!
甚至比和氏璧更加重要!
當年,匈奴與跟月氏人,為了爭奪河西,打了足足二三十年,用了兩代人的時間,才奪得河西,徹底控製住祁連山。
現在,這一切的努力,都被且渠且雕難所摧毀。
以至於,在得知此事的匈奴貴族眼中,漢朝的位置竟因此下跌。
且渠且雕難和跟著他做出這樣的大逆不道的事情的家夥,成為了匈奴人的頭號敵人。
不僅僅在這裡,在西域,在幕北,大量的部族,都在集結兵力。
但這些人裡,彆有用心的人占了大半。
畢竟,現在,明眼人都知道,匈奴的衰退,已經不可避免。
草原上更是什麼樣的傳言都開始出現了。
許多曾經被匈奴壓製和震懾的實力派,現在都在蠢蠢欲動,觀望著局勢。
所以,這些人都在打著討伐且渠且雕難的名義,實際上卻是乾著擁兵自重,甚至打著割據自立的主意。
這個情況,匈奴人自然很清楚。
當年,冒頓大單於擊敗東胡的過程裡,給匈奴人造成最大的麻煩的,不是東胡人,而是在東胡秩序崩潰後,各種自立的草頭王。
冒頓大單於用了三年,才將這些家夥打服,讓他們服從。
而月氏人的崛起,也與此有關。
所以,在得知此事後,冷靜下來,這兩個孿鞮氏就立刻做出了決定。
“必須立刻通知大單於和左穀蠡王!”
“大匈奴不能再這樣子下去了!”
攘外必先安內!匈奴人雖然可能沒有這個意識,但是,作為草原的霸主,他們很清楚,什麼的選擇,才真正有利。
比起跟漢朝之間的戰爭。
內賊更可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