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辦法,這就是邊郡底層農民的現實。
家裡的土地,隻夠養活一家人。
準確的說,隻能傳給長子。
而庶子,則隻能也必須去自尋出路。
不然,若一大家子,都隻靠這百畝甚至不到百畝的土地,全家都要挨餓。
“阿仲啊……”父親站起來,扶起邵榮,歎了口氣,拍拍他的肩膀,說道:“路上小心,到了那邊,給我捎個信……”
邵榮重重的點了點頭,然後來到母親身邊,望著已經漸漸老邁的母親,他再次跪下來,重重的磕頭,拜道:“兒子將要前往河南,母親大人,還請多多保重!”
說完,邵榮就堅定不移的邁開腳步。
他害怕,再這樣,他好不容易下定的決心,就要崩潰。
他一路向前,一直走,一直走到身後母親的哭聲再也聽不到了。
他這才長長的歎了口氣。
兩行眼淚,卻在不知不覺之中流了下來。
一直走到村口,邵榮才停下腳步,最後一次回望了家鄉的模樣,並將之深深的記憶到大腦之中。
他知道,自己永世也不會忘記今天此刻的情景。
………………………………………………
半個時辰後,邵榮走到了鄉中的遊徼所。
這裡,已經集合了大約三十多個人。
都是與他年紀相差不大的年輕人,甚至有許多人,邵榮都認得。
基本上,這些年輕人都是本鄉的庶子、次子,不能繼承家業,隻能自尋出路的人。
而且,很顯然,大家選擇的出路,都是相同的。
年輕人到了一起,自然免不得打打鬨鬨。
過了一會,遊徼所的大門被人打開了。
一個穿著甲胄的軍人,走到了眾人麵前。
邵榮和他的夥伴們,連忙安靜下來,並且立刻排出了整齊的隊形,昂首挺胸,爭取將最好的麵貌,展現給這位從郡城來的軍人。
這軍人在眾人麵前走了幾次,將邵榮等人全部打量了一番,然後才滿意的點點頭。
“聖天子開恩,憐憫爾等邊民,生活不易,無有田宅,為免爾等走上歧途,聖命特許爾等自願前往河套之地屯墾、受訓!”這軍人帶著些傲慢的口吻說道:“事先與爾等說明,這屯墾團,若是入了,就如軍中,一切以軍法從事!”
“每日日出而起,受其軍訓,食後勞作,至夜幕方得歸營,所有人皆需服從軍法和管製!”
“吾要告知爾等,這屯墾團是極苦的,吃不得這個苦的人,現在還可以離開,一旦現在不離開,今後就不許離開了,擅自離開者,視為逃兵!”
“爾等都明白了嗎?”
邵榮等人,自然早就已經知道了相關製度。
事實上,早在去年,王師收複了河間之地後,這屯墾團之製,就已經被村亭裡的亭長和裡正,翻來覆去的講了許多遍了。
屯墾團之民,全部都是半軍半民。
在五年之內,屯墾團的成員,都必須服從分配和管理。
在軍隊和官員的組織下,進行開荒、耕作,每日還必須接受軍事訓練。
違反屯墾團的規定和製度,都要受到軍法處置。
在安東那邊,數百人因為違反了屯墾團的法律而喪命。
除此之外,在這五年內,所有屯墾團成員,都不會有任何屬於自己的財產。
最多也就是年終的時候,能發點獎勵。
從這些條件來看,屯墾團真正是凶途,但凡有得選擇,沒有人會選這條道路。
然而,這屯墾團的製度,在如今天下,被人們視為天子的仁政、善政。
是當今聖天子憐憫天下無地貧民不能安生而特彆給出的優惠政策和出路。
自然,不會沒有優點。
在這些條件背後,卻是更多讓人夢寐以求的優惠政策。
首先,在屯墾團耕作滿五年,隻要在這中間沒有違反製度,沒有偷懶,那麼就可以根據這五年的表現,獲得相應的土地。
在安東那邊,甚至有許多人,得到了足足五百畝上田以及一整套宅邸,甚至耕牛挽馬。
五年辛苦,就可以換得一個遠在小康之上的生活。
對於大多數貧民來說,這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況且,屯墾團,可不僅僅隻有這樣的程度。
邵榮可是聽說了,聖天子為了照顧他的子民,特地在屯墾團裡安插了大量的技術官員。
有農稷官,手把手教人種地。
經過這些人的指點,土地畝產都要比其他人高一成以上。
另外,屯墾團裡還有專門教導人學習鐵匠、木匠、泥瓦匠甚至是醫術的教官。
隻要你夠機靈,同時夠勤快,就可以被選上,去學習這些技能。
而且,是完全免費的學習。
學會了以後,這門技術就足可以成為傳家的技術。
成為子孫後代的依憑啊!
是以,如今,天下知道屯墾團製度和情況的底層年輕人,無不削尖了腦袋,想要擠進屯墾團裡。
那安東太遠,而且太冷,從雲中去往安東,要走幾千裡,路上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
所以,儘管北地和雲中的軍民都很眼熱,但卻沒有幾個人有那個膽子和魄力去賭。
而,這河間地,如今被改稱為河套的新疆土,在傳出了天子也要仿照屯墾團製度的消息後,整個北方的年輕人都轟動了。
安東的財富神話和那些勵誌故事,這些年來可是激勵了許多人。
甚至有雲中人,不遠萬裡,冒著種種危險,前往安東。
現在,一個在家門口的機會,擺在了人們眼前,誰不激動?誰不想去?
但對邵榮來說,此去屯墾團,卻不是為了土地和宅舍——若是想要這些東西,他可以去給那些將門公子做家臣、親兵,要不了幾年,就可以得到。
更不是為了學技術,當然,技術也是很讓他心動的。
但卻還沒有讓他瘋狂。
真正讓他如此不惜一切甚至早早就打定了主意,說服了家人,怎麼樣也要參加屯墾團的原因是因為——每一個屯墾團,都會相關的軍隊,密不可分。
如細柳營、飛狐軍這樣的英雄軍隊,天子的利刃和利劍,都會傾向於從自己的屯墾團裡培養和選拔胸甲騎兵。
一旦被看中,被選中,立刻就會被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最終,去到細柳營,去到飛狐軍,甚至去到羽林衛、虎賁衛這樣的光榮部隊,成為大漢帝國最強的軍隊的一員。
而這些消息是邵榮從一位去年從前線受傷,被送到他家療養了一段時間的棘門軍的軍官嘴裡聽說的。
在得知這個事情後,邵榮立刻就堅定了自己要去屯墾團的決心。
“大丈夫即生於世,自當轟轟烈烈,安得蠅營狗苟!”想著那位軍官對自己說過的話,邵榮就握緊了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