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山,因其獨特的地形而成名。
它高聳於周邊地形之上,山勢陡峭,從山腳望去,山體像是一隻蹲伏的巨獸,威嚴而不可侵犯。
山體的岩石嶙峋,歲月在其表麵刻下了無數的紋路,這些粗糙的岩石為防禦者提供了天然的掩護。
山的南坡較為平緩,但也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塊和稀疏的灌木叢。
這裡是衝鋒者可能選擇的路徑之一,但救國軍早已在灌木叢中設置了隱蔽的火力點。
那些黑洞洞的槍口就隱藏在枝葉之間,如同暗處的毒蛇,隨時準備給敵人致命一擊。
北坡則異常險峻,近乎垂直的峭壁讓人望而生畏。
然而,在峭壁的縫隙間,頑強地生長著一些藤蔓植物。
對於勇敢的戰士來說,這些藤蔓或許是攀登的希望。
但同時也可能是奪命的陷阱,因為敵人的狙擊手可能正瞄準著這裡。
山腰間有幾處天然的洞穴,這些洞穴幽深曲折,內部怪石嶙峋。
救國軍利用這些洞穴構建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將機槍架設在洞口。
既能有效地抵禦來自山下的攻擊,又能對試圖繞山而行的敵人進行火力封鎖。
洞穴之間還有一些狹窄的通道相連,方便士兵們迅速轉移和支援。
猴子山的山頂相對平坦,但也有幾處突兀的巨石矗立著。
這些巨石如同巨人一般,是絕佳的了望點和火力製高點。
救國軍在巨石周圍布置了多層防禦,從這裡可以俯瞰整個山下的情況,讓任何試圖接近的敵人都無所遁形。
猴子山下,經過幾輪驚心動魄的炮擊後,原本的溝壑也有一些被填平,也有一些新的溝壑產生。
這片土地已經變得麵目全非。原本鬱鬱蔥蔥的植被被炮火焚燒殆儘,隻留下焦黑的土地和還在冒著青煙的彈坑。
大地像是被一隻憤怒的巨獸踐踏過,到處都是坑窪和碎石,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硝煙味,混合著死亡和毀滅的氣息。
邊防軍士兵多次發起衝鋒,誌在奪回關鍵山頭。衝鋒時,他們眼中火焰堅定,呐喊著衝向山上。
敵人的機槍噴吐火舌,127毫米子彈如暴雨傾瀉。
這種大口徑子彈威力驚人,似死神鐮刀撕裂空氣,在衝鋒隊伍中炸開血花。
士兵們眼睜睜看著戰友倒下,有被擊中頭部瞬間倒下的,有身體被貫穿鮮血噴湧的,但他們前赴後繼,衝擊死亡防線。
然而,多次衝鋒都被敵人凶猛火力擊退。每一次失敗都重擊士兵們的心靈,但他們未放棄。
隨著傷亡增加,他們明白盲目衝鋒隻會增加犧牲,於是選擇依托地形固守,等待援軍。
士兵們迅速找尋有利地形,以彈坑、巨石、斷木為掩體。
他們眼神中既有對戰友犧牲的悲痛,更有堅守陣地的執著,他們知道堅守才有生機,才能等來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