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周組長痛痛快快的大筆一揮,季宇寧又從章小地主手裡拿到了220塊錢。
哎呀,就這麼短短三天,已經從京城文藝那兒掙到了440塊錢了。
雖然這個章小地主有的時候讓他不高興,但人家給錢還是很痛快的,這就是好同誌。
所以,季宇寧心裡暗暗的把京城文藝在他心中的投稿次序往上提了提。
正在他高興的騎著車往家裡趕的時候,在千裡之外的上滬市,也有一群編輯,在討論著他。
這裡,是位於武康路的一處花園彆墅。
在彆墅的一層大廳裡,做了一大圈兒的編輯。
中間的位置,是一位老人。頭發已經全白了,戴著黑框眼鏡,臉上帶著非常溫和的笑。
這位老人就是巴老爺子。也是這棟花園彆墅的主人。
在華夏現代文學史上,有著數量眾多、燦若星河的文人作家,其中有6位,是處於最高的那一層。
這6位就是,魯、郭、茅、巴、老、曹。
其中魯迅先生和老舍先生已經去世了。
現在還在世的隻有郭、茅、巴、曹4人了。
巴老爺子是川省蓉城人,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從解放以後,就不再領政府的工資,而是以個人稿費收入作為其全部收入。
從1955年搬進這處彆墅,他每月還要承擔至少140多塊錢的房租。
這棟彆墅他是住了整整半個世紀,直到他去世為止。
前世這處花園彆墅,已經辟為他的故居陳列館。季宇寧那時也曾經去參觀過。
另外巴老爺子還會至少15門外語。這在現代的作家裡麵是極為少有的。
巴老爺子一邊靜靜的聽著周圍人的發言,一邊時不時的看著手中的稿子。
等到眾人的發言結束後,他才慢慢的抬起頭。
“這首青春的詩,用太倉促的書,來比喻青春。這種比喻和想象力,這麼多年來,我還是頭一次見。
這真是一位天才的詩人。
我看了這位季宇寧同誌8月份在詩刊上發表的詩,還有9月初,在人民文學上,在頭條發表的那幾首詩。
寫的真是太好了。
我沒有想到,我們國家在經曆了那麼多年的磨難之後,還能迅速湧現出一位如此年輕的優秀的詩人,這說明我們的文學事業是後繼有人的。”
巴老爺子說到這兒,頓了頓,又掃了一眼眾人。
“那篇短篇小說,我曾經生活的地方,也寫得非常精彩,那種電報體的行文方式,很有韻律感和節奏感,我非常喜歡。
小說的立意,和他的對人物的描寫,在這個年代,對於知青生活的描寫,很少有人能夠達到這樣的程度。
這篇小說雖然給人的感覺有些悲涼的意味,但緊接著那篇微型小說,給兒子,卻又是非常的溫暖,非常的情真意切。
也隻有詩人的思維,才可以想到如此的去寫,寫給自己未來的兒子。
我覺得這三個作品,一首詩加兩個短篇小說,實際上是一個係列,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完整的作品。
剛才大部分同誌,對於那首詩都是沒有意見的,很多人認為這首詩,完全可以放在我們上滬文藝的創刊號的頭條上。
我覺得既然如此,我們完全可以把這三個作品,作為一個完整的係列作品,放在創刊號的頭條上,也就是說我們將要複刊的上滬文藝的創刊號上,將會有三個頭條,是三頭條。
至於我的那篇文章,楊林同誌,完全可以放在後麵。”
巴老爺子的一席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吃驚不已,很多人甚至一瞬間,以為自己是聽錯了。
巴老說上三頭條。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喜歡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