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還不知道自己即將在文學史上開宗立派的季宇寧,正在朱琳的父母家做菜呢。
他隻是示範了一個菜,就是醬爆雞丁。
十一結婚那天,他是作為主廚炒了4個菜,其他的都是那三個娘做的。
他炒的4個菜裡麵,就有醬爆雞丁這個菜。
而朱琳父母第1次來季宇寧家的時候,他也同樣做了這道醬爆雞丁。
這個菜,朱琳的父親每每都是頗為讚賞。
所以他這次和朱琳回門,老丈人就要求他再做一次這個菜。
婚禮以後,他感覺老丈人和老丈母娘對他態度有一些變化,不再像以前那樣,對他更多的是客氣了。
而是真有點兒把他這個女婿當成自家的半個兒子了。
這讓他心裡很有些感動。他也準備以後要多儘一儘這個半子之勞。
畢竟都把他們家的小女兒娶走了,老丈人和丈母娘現在家裡就隻有老兩口倆人了。
季宇寧飯後,也向嶽父嶽母表態,以後家裡有什麼活兒,可以叫他來乾,比如換煤氣罐之類的。
這話讓朱琳的父母更高興了,原本他嶽父嶽母就對今天朱琳和季宇寧的到來特彆開心。
他現在不僅能哄得他老婆高興,也能哄的老丈人和丈母娘開心了。
當天,季宇寧和朱琳倆人一直待到了吃完晚飯才走。
10月4號到6號,這三天是季宇寧和朱琳請的婚假。
這三天,兩個人倒是基本上沒有出去。
家裡隻有他們倆兒,這讓倆人過起了二人生活。
這幾天,季宇寧也感受到了新婚生活那種像蜜裡調油一樣的甜蜜和幸福。
可惜婚假隻有三天。
朱琳10月7號就要回學校上課,而季宇寧,也要去新單位報到了。
10月7日,周五。
這天是季宇寧到文化部正式報到的最後截止之日,所以他一大早就出發了。
他先沿著熟悉的路走,騎到北新橋,然後向南拐進東四北大街,到了東四十字路口,他沒有像以前那樣接著向東單走,而是向西右轉,到了東四西大街,過了美術館,接著往前,沿著五四大街,一直騎到五四大街和北河沿大街交叉路口,然後向北一拐。
又騎了幾十米,路西就是北河沿大街甲83號院。
現在的文化部就在這個院裡。
這個大院原來就是中宣部的紅旗雜誌社在這裡辦公。
現在文化部和紅旗雜誌社在一個樓裡辦公,文化部是在西半邊。東半邊是紅旗雜誌社。
季宇寧規規矩矩的走到大門口,向門口的警衛出示他的報到資料。
大門的警衛,和季宇寧之前去過的其他單位不同,警衛都是軍人,身上還有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