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寧一看,合同的名稱為:著作物出版合同。
這個合同格式文本,好像還是50年代的格式。這個著作物好像也是那個時代的詞。
前些年也沒有出版書籍的稿酬一說,估計就把以前的格式合同拿過來了。
不過季宇寧也無所謂,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合同法,也沒有民法,更加沒有著作權法。前世的民法通則好像是86年才出來的,而著作權法,是在90年代初才有的。
季宇寧隻是簡單看了看稿酬的條款。還好,稿酬是按頂格千字7塊錢給的。
這就沒什麼問題了,季宇寧簽好字。
這一世,他的第1本書的出版手續,就這樣辦完了。
他出版的第1本書那五,掙了210塊錢。如果這本書賣的很好,出版社要加印,這加印的所有收益,就跟他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了。
他在出版社掙的,隻是一次性的稿酬。絕大部分的收益,都叫出版社掙去了。
他在心裡默念,這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但他也是沒轍兒。
10月24日,周一。
上午,是這次短篇小說創作座談會的閉幕式。
張主編做了總結性的發言。
之後,就是大家自由交談,基本上就是所有的人留下相互的聯係方式,以便將來有事兒再聯係。
大家一起開了一次座談會,這就算是相識了,是熟人了。
這才是很多人這次座談會最大的收獲呢。
文壇,實際上無論前世,還是這個時候,都是一個江湖,這個江湖上,最重要的是人脈。
季宇寧給其他人留的聯係方式,基本上都是他單位的地址和電話。至於找得到他,還是找不到他,他就不管了。
他家裡的電話,隻有很少的人才知道。
10月25日,周二。
季宇寧一大早,又去了北影廠。
他直接去了2號攝影棚。
果然,6天沒過來,瞧這一家子劇組的進展,讓他感到有點兒吃驚。
王好為王導領了一位微胖的中年人走過來。
“小季,給你介紹一下,這是王銘,就是咱們這部電影的配樂。
那個電影海霞,還有今年的黑三角,那兩首主題歌的作曲,就是他寫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