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你覺得宇寧的這個隨身聽專利怎麼樣?”
說完書籍出版的事兒,季海寧又轉頭望向一直在看著季宇寧那個專利說明和三維圖的季海安。
“嗯,宇寧倒是有想法,可惜這個專利並不實用。
他可能不知道,現在的耳機重量最輕的也是至少有兩斤多重的。
那個分量的耳機,在家裡偶爾戴一會兒還行,在路上一直戴著,你想想能舒服嗎?”
季宇寧這個小叔季海安說的沒錯,前世1979年,索尼的盛田先生在推出這套隨身聽的時候,正好是出現了一種新的更加輕便的耳機。當時這種新的耳機的重量已經在一斤以內了。
“另外,這個隨身聽去掉了錄音裝置和揚聲器,隻保留了放音裝置和立體聲。可惜這個立體聲的效果有問題,也就是如果放在室外,在有各種噪音和雜音乾擾的情況下,收聽的效果並不好。
我不太相信,有人喜歡這樣收聽音樂。”
季宇寧的這個隨身聽發明,實際上是一個觀念的創新,前世1979年索尼的盛田先生一開始在市場上是隻推出了3000台隨身聽,但是當時基本賣不動。
後來他是強行命令公司的員工必須帶著隨身聽,在上下班路上時刻使用,以引起大家的關注。這樣才慢慢有年輕人開始進行模仿。
此後,隨身聽的功能也越來越先進,而且製作的越來越小巧,分量越來越輕。這才在市場上推廣開來,便引領起個人音樂的潮流。
“還有啊,二哥,咱們家現在的電子工廠主要的生產方向並不在錄音機這方麵,所以轉而生產錄音機,實際上是得不償失的。”
見他三弟絲毫不感興趣,季海寧也隻得不再提這個隨身聽的事情了。
他們家三個兄弟,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領域,其他人也不好去插手。
另外季海寧本身對這些電子產品的生產,市場銷售,他也不是特彆專業。
他想了想,既然他已經答應他這個侄子為他申請專利,那麼他就隻做他自己已經答應的事情好了。
季海安看過所有的專利文件後,又還給了他的二哥,他還真沒當回事兒。
不過後來,季海安每每想到今天失去的機會,都是深為後悔。
“阿爸,這次我回去跟海平兩個人也聊了聊,海平現在在僑辦,負責國外司,還負責僑辦的行政,他是秘書長。
但實際上他現在最主要的工作,是負責港澳這一塊。
據他說,有可能在今年,他就會專門負責港澳這一塊。”
前世就在今年的5月份,國務院的港澳辦成立了,廖公除了擔任僑辦的主任,還兼任港澳辦的主任,而這個港澳辦成立以後,辦公室就在海棠院。
後來季宇寧的父親也從僑辦轉入了港澳辦,這是後話了。
其實,以季宇寧後世的眼光看,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這個時期,港澳辦以及後來成立的台辦的重要性,都是要大於現在的僑辦的。
“那這樣就更好了,也許對於咱們家,這又是一次機會,就像前些年在71年的時候,那種機會。
最近這一段時間,我們很多江浙的老鄉見麵聊天,大家都心照不宣,實際上大家現在都是在想著同樣的問題,那就是,還有不到20年了。”
六叔公的一席話,讓屋裡的其他幾個人麵色也都凝重起來。
未來會如何,那可是關係到切身利益的。
無論是自己的家族,還是自己的家庭,還是本人,這都是無法回避的問題。
“好了,這些事現在也沒法說。隻能是等等看看了。
我們為宇寧那孩子辦香江身份證的事情,你們幾個自己知道就行了。”
老人說完,看了一眼對麵的三子一女。
幾人也連忙點頭。
“海寧為宇寧在華人銀行開戶,開最高規格的戶頭,考慮的是很周詳的。”
老人最後又誇了季海寧一句。
這一天的小年聚餐,是香江的季家這些年來,最開心,也是記憶最深刻的一次。
就在香江從小年這天已經開始呈現出濃濃的年味的時候,在內地,在京城,臘月二十三日,臘月二十四日這兩天,卻是還沒有進入到過年的氣氛中,仍然和平常沒有太大的差彆。
原本按照老京城人的傳統,臘月23日這天,是祭灶的日子。但這些年來,祭灶這種屬於封建迷信的活動已經沒有了。
另外,這一天也是吃關東糖的日子,所謂二十三,糖瓜粘,但季宇寧這兩天也沒怎麼見到有賣關東糖的。
倒是他看到這兩天很多人家都在家裡搞衛生大掃除,另外街上理發館裡的人也開始多了。甚至有的理發館出現了排隊的人流。
這是在為過年做準備了。
2月1日,星期三。
上午,季宇寧去北影廠參加電影瞧這一家子的審片會。
昨天王好為打電話通知他,今天電影瞧這一家子的第一批樣片出來接受審看。
上周,這部電影的最終版本就已經做完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