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叔也覺得季宇寧的甲骨文書法挺不錯。用他英叔的話,這副甲骨文對聯最好的地方,就是彆人一般都不認得。
他讓季宇寧現場又多寫了一幅這四言對聯。他說要帶回家,貼自己家門口。
這副門對沒有橫批。一般如果沒有門楣,就可以不貼橫批,現在人家住的樓房,根本就沒有門楣門檔什麼的。
所以季宇寧這六幅春聯,都沒有橫批。
說完桌上的對聯,眾人開始喝茶聊天。
季宇寧這時候才知道他英叔現在還沒有回京城人藝。他現在是在國家外文局下麵的一個雜誌社當英文編輯。
所以英叔也沒有住在原來人藝的宿舍,而是住在外文局分給他的宿舍,那宿舍是在東郊,他們單位是在西郊,他每天上下班是橫穿整個京城。
這自然每天上下班是很辛苦的,英叔還開玩笑說,他得感謝季宇寧推薦他去拍那部電影與魔鬼打交道的人,他可以借調出去,在外麵舒服一陣兒了。
前世英叔是直到1979年,才正式調回人藝的。他還是喜歡當演員演戲。
喝了一會兒茶,英叔起身,開始參觀季宇寧他們的新家。
轉到季宇寧這邊的客廳兼書房。
英叔的目光突然停留在客廳中的一個花架上。
那花架就是季宇寧前一段時間在北新橋信托行買的那個黃楊木香幾,被他拿回家用做了花架,現在上麵放了一盆水仙花,水仙花正盛開,吐出滿室清香。
英叔端詳了一會兒這個花架子,又彎下腰,扶著眼鏡,開始仔細的看。
季宇寧連忙端下那盆水仙花。這下英叔又雙手搬起來認真的看了一下。
“小寧啊,你這香幾哪弄來的?”
“英叔,這還是前一陣子我們家搬家,我在北新橋信托行門口花三塊錢買的。
我們家那時候正好缺一個花架子,就是為了放這盆水仙花。
我當時就是覺得這個黃楊木木雕的雕工特彆好,所以就花在外邊吃一頓飯的錢給買下來了。
英叔,那這個黃楊木的香幾有什麼說道嗎?”
“小寧啊,你這個黃楊木的香幾是慶王府的舊物。
而當時慶王爺也是管著內務府的,所以這東西基本上可以認定就是大內的物件兒。
你看看這雕工,這也隻有宮裡頭兒才做得出來。”
說著,英叔又歎了一口氣。
“這個香幾,我小時候還見過。
所以剛才我看了一眼,就覺得特彆熟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