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而降一筆財產,對於季宇寧來講,不啻為一個天大的喜訊。
來自前世的他可是知道,做生意創業,最艱難最漫長的就是原始積累階段,最難的就是那第1桶金。
很多人都是辛苦了幾十年,積攢了相當的家底以後,這才發跡的。
甚至有很多家族,都是經曆了幾代人的積累。
季宇寧並不知道這筆錢到底有多少,但他覺得,也許這一世,他的第1桶金將會更加容易,他的原始積累階段,也許會很容易就邁過去。
對於他來講,他有著前世那麼多的信息,他唯一缺的,就是機會和本錢,而這個本錢更加重要。
老爹和老娘又把小姑的信拿過來,仔細看了一下,反而對他寧叔的信中提到的專利和商標這些內容並不是特彆在意。
季宇寧心想,幸好老爹老娘不是學法律的。
另外內地這幾十年來,都沒有專利和商標這種概念。
“寧寧出書,交給他小姑海清和海寧也沒什麼問題。
去年傅奇兩口子來京的時候,跟我聊天的時候說過,他們在香江的三聯書店買過一套書,書價是1500港幣,結果他們來京,在商務印書館看到那套書才賣110塊錢人民幣。
傅奇說,他多花了差不多5倍的錢。
簡直虧大發了。
當時我知道,那套書的作者是一分錢港幣的稿酬都沒有得到。
不過寧寧在香江那邊出書的事兒,隻有我們自己家人知道就好了。
千萬彆對外邊說。”
老爹對於季宇寧在香江出版自己的書,也沒什麼意見。
自己的書,選擇在哪兒出版,那是自己的權利。
最關鍵的是,在香江幫他出版的,都是家裡人,所以這事兒也就比較放心了。
當然這年頭,在內地這種事情可是不能宣揚出去的。
如果讓人知道,你自己的書,自己居然在香江聯係出版,自己去給自己掙錢,不再給國家做貢獻了,那你就等著被針對吧。
說完香江來信的事兒,老爹又關心起季宇寧的學習了。
“寧寧啊,上午你聽錄音,聽的就是你們李賦寧老師給你讀的古英語的錄音吧。”
“對,爸。我們李老師前天說要幫我錄一下古英語的讀音,昨天就把他讀的古英語的錄音帶給我了。
前天在李老師的講座上,他問了幾個涉及到古英語和中古英語的問題,現場所有人裡隻有我回答出來了,李老師特彆滿意。
他做完講座跟我還聊了一會兒,他說讓我按照自己的進度去學。
除了給我錄的錄音帶,昨天李老師還給我開了一個書單,有40多本書呢。他讓我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