鬨了半天,這位未來的哲學家考研的本心就是為了錢。
這家夥還真是實話實說。
好像考上研究生,每月的補助比本科多不少呢。
季宇寧想了想,如果他考上研究生,那每個月50塊錢的工資他就可以繼續領了。
另外哲學家說,還有30多塊錢的補助,這個他還沒弄明白,應該是有的。現在他們七七級本科生的每月補助一般是不到20塊錢,所以研究生確實每月是多不少錢。
而且文化部每月還給他25塊錢的補貼,這個也應該繼續給吧。
那這樣,他考上研究生,每月的收入就是超過100塊錢了。
這個數,聽起來還是挺誘人的。
“那季宇寧,你考研的目的是什麼呀?”
哲學家開始反問了。
每個人的目的,這就是哲學的思考範圍了。
“其實我考研的目的,純粹是不想上本科的課程而已,我覺得上了研究生,這時間上就自由的多了,可以自己安排時間,而且有些課不上也沒關係了。”
季宇寧也實話實說。
“嗯,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我覺得咱們西語係本科的課程安排的挺多,好多課我都不想上,但也沒辦法。
好像西哲的研究生管的挺鬆,你自己去看書就行了,沒必要去上指導老師的大課。”
季宇寧後來看過這位哲學家的書,他說他在大學上研究生的時候,隻上過10次課。
又和這位老兄聊了一會兒,倆人就分開走了。
季宇寧對這位陳老兄去學什麼哲學,覺得很有一些難以理解。
他們這一屆學哲學的學文學的一些同學,都是很聰明的人,卻把時間都花費在這種很玄的,很形而上的東西上,真是有點兒可惜。
這個年代其實並不缺思想者,甚至他感覺思想者太多了。
這個時代缺的是那些搞實際學問的。
季宇寧又不由想起了自己,他學的就是純語言類的專業,這個專業更像是一種工具,當然比哲學要強一點兒。
實際上他自己認為這種實際學問,還應當是理工科的那些專業。
這時候他也開始理解他老爹為什麼後來又去學水利工程專業。
也許老爹當時在心裡認為自己本科的時候學的英語,以及什麼德語法語,這些隻是一種語言工具。
當然季宇寧也不太可能像他老爹那樣去學什麼水利工程,他覺得前世的他,優勢最大的,就是他對未來的一些前沿學科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