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口試得了滿分。唯一的滿分。”
李老師說這話的時候,臉上露出非常滿意的神情。
“這次咱們係的複試,你是第一,第二是一位來自川省的高中畢業的同學,他的英語是自學的,他考得也很不錯,他報的是楊周翰老師的研究生。
從第3名往後,有不少人都是咱們學校60年代畢業的西語係的學生,還有的是60年代在西語係上過研究生的,他們這次算是又回到母校了。
今天已經確定了英語專業第1批要錄取12名研究生,還要加招幾名,最終是不超過20人。
最終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恐怕要9月初才能發出來。
今年咱們學校的七八級研究生,是在10月上旬報到入校。”
季宇寧想起此前的那個複試注意事項,裡麵提到的政審的要求,他估計未來的一個多月,恐怕還是有對要招收錄取的研究生的政審,畢竟很多人都是三四十歲,那些年估計經曆很豐富吧。
好在他的經曆很簡單,畢竟他現在才20歲出頭。
“小季啊,你覺得上午的口試中的4個問題,哪個問題最難呢?”
李老師又提起上午的口試來了。
“老師,是不是趙羅蕊老師的連環三個問題呢?”
那個問題回答的時間最長,而且還有背誦和現場翻譯。
“其實那個問題並不難。你隻要讀過草葉集,總會記得一兩首詩的。直譯也不難,隻是你要答的內容不少罷了。
而且你現場采取的直譯的方式,正合趙老師的心意。她現在正在著手進行草葉集的翻譯。
其實大家都覺得最難的一個問題,是我問你的那個問題。你表現的不錯。
但是我覺得最生僻的一個問題,卻是朱老先生問的那個問題,我都沒想到你能回答的這麼漂亮。
你知道嗎?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時候,當時咱們係裡有一位吳老師,那是所有人公認的,可以和那位錢先生相比的天分極高的一個人。
那個時候,係裡麵有一個外教,問了吳老師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問題,當時我也在場。
吳老師不知道,他問我,我恰恰知道,我曾經背過詞典,正好知道這個答案。
我的答案和你一樣。
我沒想到你也知道答案。我也沒跟你說過,我也沒想到朱老先生會提出這個問題。”
季宇寧這時候才知道,鬨了半天,這朱老先生問了他一個這麼偏的問題。
這老頭兒真夠,真夠……。
他記得他好像沒有得罪這位老先生啊,難道是他給巴老爺子和謝先生講的那個送花的故事,已經傳到了朱老頭的耳朵裡?
亦或是朱老頭很看重他,要給他加點兒難度。所以找一個比較生僻的問題來考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