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寧的話說完,在座的所有人都有一種很驚豔的感覺。
季宇寧表達的意思,實際上就是中外比較文學的觀點。
比較文學,在西語係前世是直到80年代初才開始興起的。
前世中外比較文學這方麵的觀點,國內近幾十年來一直都有論文出現,但是一直是到79年以後,才大量出現這方麵的論著,尤其是79年出版的那位錢先生的《管錐篇》後,才真正形成一種聲勢。
季宇寧的發言,實際上是說到了在場很多人的心坎裡了。
隨後,朱老先生,李老師等人都對他發言的內容很是讚許。
“季宇寧,你剛才說的那句鶴立蛇行域外傳,說的真好。”
班會結束後,坐在季宇寧身邊的張隆溪說道。
這位,季宇寧稱他為老張。是今天上午報到的時候,剛認識的。
他比季宇寧大九歲,30出頭,但頭發已經比較稀疏了,個子不高,感覺有點兒粗壯。
這就是這次英語專業研究生考試的第2名,就是李老師嘴裡說的那位來自川省的自學成才的高中畢業生。
他考的是楊周翰老師的研究生。
前世他是這一屆英語專業研究生複試的第1名,而且他也是這一屆十幾名研究生中,後來成就最高的一位。
季宇寧所說的“鶴立蛇行域外傳”這一句,就是這位前世的話。在季宇寧穿越的時候,這位剛剛完成了一部用英文創作的專著《中.國文學史》。
他在序言中寫了一首七絕。這是七絕中的最後一句。
季宇寧在發言中說的一些觀點想法,就是這位老張後來的觀點,所以他此時也是心有同感。
從俄文樓出來,季宇寧和老張邊走邊聊。
過了燕南園,第1個樓,就是29號宿舍樓。季宇寧也跟著上去看了一下,宿舍裡油漆味兒還是挺重。
“走,老張,去我宿舍那兒看看,正好把你的入社手續辦了。”
季宇寧邀請老張加入五四文學社。老張是川省的蓉城人,性格很是豪爽直率,一口就答應了。
到了32樓334房間,宿舍裡其他幾個人還都在,正好是周六下午,馬上快要吃飯了,所以宿舍裡的人也都回來了。
季宇寧連忙把老張向幾位室友介紹,老張算是特邀加入文學社的。
他們宿舍現在已經快成了文學社的辦公室了。
啪的一聲,季宇寧在老張的會員證上蓋上文學社的章。
這章是石頭的,是季宇寧自己刻的,章上是用甲骨文刻的京城大學五四文學社9個字。
印章是方形的,印文是陽文的,線條挺秀清晰。
“老張,這章是我刻的,這章好,怎麼蓋都不用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季宇寧的話,讓宿舍裡其他五人都笑起來。他當時的主意,就是用甲骨文刻個章,不用那種正式的公章。
正式公章,如果蓋錯了地方,他們五四文學社這個社團弄不好還要承擔什麼責任呢。這個章,肯定沒事兒。
此後,甲骨文的公章,成為五四文學社的一個傳統,每一任社長的交接,都是交接這枚印章。
此章在手,季宇寧也被視為文學社的第一任老社長。
10月9日,周一。
下午,季宇寧和陳見功倆人騎車來到京城東城區南鑼鼓巷的大躍進胡同。
他們這次是來拜訪沈老爺子。
之前已經跟沈老爺子約好了,這次來的目的,就是給沈老爺子拍一張照片。
這張照片將和沈老爺子此前給京城大學五四文學社的題簽以及信函,一同登載在未名湖的創刊號上。
來到沈老爺子的小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