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公說要馬上跟華夏廣播電台聯係。
在12月底這幾天儘快把這首歌錄出來,然後交由台播部,還有他們的文藝部,爭取在明年的1月1日,對外對內同時播出這首歌。
廖書記說,他回去後馬上就通知閩省的廣播電台和鷺島市的廣播電台,也要同步播出這首歌。”
“廖書記原來就一直是在部隊裡,他原來也在總政待過,所以跟你賀叔特彆熟。
他們好像以前在西北的時候,關係就特彆好。”
正說著,老娘和朱琳把菜端上桌了。
今天朱琳掌勺,做的是白蘿卜絲汆羊裡脊片,這個菜是季宇寧教的。
這幾天正是雪化的時候,天氣特彆冷,今天感覺氣溫更低了。所以今天是他們家特地做了這道驅寒的菜。
朱琳這個菜做的很不錯,可以說是頗得季宇寧季大廚的真傳。這菜博得了飯桌上其他三個人的一致稱讚。
大家正吃著,630到了。
季宇寧第一時間擰開了收音機。
廣播裡的新聞與報紙摘要節目開始了。
在這個節目中,全文播出了昨天結束的這次非常重要的會議通過的會議公告。
飯桌上的一家四口,停止了交談,也停止了嘴裡的咀嚼,安靜的聽著廣播裡那播音員的聲音。
季宇寧感覺他又再次親身經曆了一個曆史時刻。
他前世是70年代的人,當年這個報告出來的時候他才上小學,所以沒什麼印象。
但是後來,他在整個學生生涯中,好多次政治,或者時事,或者政治經濟學等科目的考試中,都考過這次會議。
他還記得那些考試的要點對這次會議的評價:是宣言書,是最大的一次轉折,是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中,創造了新理論等等。
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改革開放”這4個字,是從這次會議開始的,但他現在從廣播中聽了這個會議公告的全文,他發現會議公告的全文中,沒有把這兩個字放在一起,甚至他就沒聽到“開放”這兩個字,隻聽到“改革”這兩個字。
實際上從今年開始,無論是“改革”,還是“開放”,這兩個詞,前前後後在不同的場合不斷的出現。
但把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成為一個詞,前世是在80年代初的時候。好像是老人家在一個外事場合把這兩個詞說在一起,後來基本上也就這樣提了,把這兩個詞4個字變成了一個詞。
其後,這個詞的肇始,就一直推演到1978年的12月份,這次會議的會議公告了。
12月24日,周日。
當天發行的人民日報全文刊載了這次會議的會議公告內容。
上午季宇寧在家,他又把《人民日報》上的會議公告內容全文,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
隻有重新回到這個年代,他對於這篇重要的文章的體會才會是更加的深刻和真切。
下午,季宇寧正在家整理那一摞一摞的明年準備發表的文學作品,明年2月份開始準備發表的,他的那些“乾糧”的時候,廣播電台的馬大姐來電話了。
馬大姐現在已經是華夏廣播電台文藝部的負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