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50年夏天的時候,你六叔公帶著我們剛到香江不久,那個時候,這位張先生,還有馬連良,楊寶森,薑妙香他們正在香江演出。演了差不多兩個多月吧,我是幾乎隻要有戲就去看。
張先生後來好像在香江一直待到51年才離開。
63年,京城京劇團又來香江演出,在香江待了兩個月,演了好像有50場吧,我是場場不落。那50場全是滿座。那才真正是盛況空前。那段時間香江人聊的都是京劇。
那時候張先生的嗓子是真好,他的嗓子是得天獨厚,從來沒有一個唱旦角的嗓子能有他這麼好的。
不過看今天張先生,他馬上就60了,估計他也唱不了幾年了。”
“嗯,張先生據說去年養了一年的病,他身體很不好。”
前世這位張先生很快就到學校以教戲為主了,演出並不是經常性的了。
女起解這一出,唱的是全場叫好聲不斷。
下麵就是三堂會審了。
“這小生是誰呀?”
寧叔問道。他不認識這個小生。
“這是徐韻昌,是二團的當家小生,才40多歲呢,現在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到一團來了。
他是小生裡麵臉盤子最大的。他這個叫銀盆大臉。
正好張先生現在臉盤子也大,所以,這台上的蘇三和王金龍才看對了眼兒了。”
身旁的朱琳聽了直笑。
“紅藍袍是馬長禮和譚元壽,這倆也是一團的。
他們倆現在可以繼承馬派和譚派的不少戲。”
玉堂春這出戲演的是精彩紛呈,劇場裡的氣氛也是極為熱烈。
看完戲,寧叔,還有季宇寧一家人,都有點兒意猶未儘的感覺。
1月18日。周四。
上午,季宇寧、朱琳、還有她老娘仨人,陪著寧叔去大華電影院看電影。
上午的電影是季宇寧的片子《甜蜜的事業》,這裡麵可就有季宇寧出演的角色了。
寧叔看到季宇寧演的田五寶,覺得頗為有趣。
他沒想到他這個侄子還能演戲,而且演的還挺不錯的。
這部電影跟昨天的電影《與魔鬼打交道的人》不一樣,又是另外一個風格,這部電影純粹是喜劇風格,而且其中的升格鏡頭,寧叔也覺得挺新奇,香江每天上映的電影很多,但是這種鏡頭也比較少見。
裡麵的兩首歌也挺好聽。一首是朱琳演唱的,一首就是季宇寧唱的。
看完電影,中午,幾個人來到了東四人民商場對麵的隆福寺小吃店。
老娘今天是準備帶著寧叔嘗嘗老京城的小吃。
老娘這次是照著老京城的小吃十三絕點了若乾樣,又加點了一些彆的,包括驢打滾兒、艾窩窩、糖卷果、薑汁排叉、糖耳朵、麵茶、芸豆卷兒、豌豆黃、炒肝、包子、門丁肉餅、羊雜湯等。
他寧叔最喜歡的是薑汁排叉和豌豆黃,芸豆卷兒,炒肝,包子,門丁肉餅這幾樣。
季宇寧喜歡的也是這幾樣,這叔侄倆吃的幾乎是一模一樣。
喜歡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