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完飯,朱琳和他姐又說了一會兒話,這才依依不舍的跟季宇寧一起離開。
今天是除夕,他們小兩口下午也得早一點兒回家。
他們倆大年初二的時候,還得回這兒一趟。
倆人騎車到僑辦大院門口,在傳達室收到了從滬上《收獲》雜誌社寄來的複刊號雜誌。
“哎喲,阿寧,這《收獲》雜誌還賣的挺貴,9毛5一本呢。
不過倒是挺厚的。
我看看,他們這期複刊號的出刊日期是1月25日。
這雜誌可能是昨天就寄到了。”
“嗯,他們《收獲》雜誌,不僅頁數多,而且他們那個字號還小,每一張紙還能多印點兒字。
所以不得不說,他們滬上人真是精細。
他們雜誌能刊登長篇小說。
不像《人民文學》雜誌,一般就是中短篇小說為主。
你看這期他們的頭條,就是這篇長篇小說《上滬的早晨》第3部,這得有30多萬字呢吧。
以後我寫長篇的,就先投到他們那兒去。
對了,阿琳,這一期的《收獲》複刊號上,有我寫的一個電影劇本,叫《巴山夜雨》,那裡麵的女主角,我覺得也特彆適合你。
這部電影我也想自己導。這部電影跟那部《廬山戀》不一樣,這部電影主要反映那些年的事情,更有深度了。”
“啊,又一部電影,還是女主角啊。”
朱琳聽了更開心了。
兩人進了家門,老娘和老爹已經回來了,老娘正要開始準備今天晚上的年夜飯。
下午一家四口,邊聊天,邊包餃子,其樂融融。
吃完晚飯後,大家開始興致勃勃的等著晚上的電視節目,就是季宇寧和朱琳參與錄製的迎新春文藝晚會。
這個節目裡麵一共有7個節目都是季宇寧創作的。其中有六首歌曲,一個相聲。
那六首歌曲中,朱琳一個人就唱了四首,季宇寧唱了兩首。其中有一首歌,《月光下的鳳尾竹》,是倆人合作演出的。
這個晚會,算上彩排,還有最後的錄製,季宇寧和朱琳合算是已經看過兩次了。再看也沒有太大興致了。
不過,季宇寧的父母卻是看的興味盎然。尤其是對朱琳演唱的那首《月光下的鳳尾竹》誇讚不已。
晚會結束後,還不到晚上11點。季宇寧開始打拜年電話了。
今年打的拜年電話還是兩家,他賀叔家,還有朱琳的外公外婆家。
電話裡,兩家的幾位長輩也都說起電視裡剛剛播完的迎新春文藝晚會中小兩口的表演。他們看的也都很開心。
打完電話,也差不多到了今天晚上的辭舊迎新的那個時刻了。
到了晚上12點,一時間,窗外鞭炮齊鳴,煙花齊放。
整個夜空中光彩閃耀。巨大的聲響,震耳欲聾。
季宇寧在這一世的第2個除夕晚上,就這樣過去了。
1月28日,周日。大年初一。
上午,賀叔秦姨倆人過來了。
老兩口今年春節是倆人過年,也沒什麼意思,秦姨都有點兒懶得做飯了,所以大年初一來季宇寧家。
今天賀叔兩口子過來的時候,沒帶他的專職司機,賀叔給司機放假了,他是讓總政的值班司機開車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