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寧記得前世全國文聯後來從沙灘又搬了幾次家。
他印象中是三次。
那三次搬家,都是搬進了新樓,都是國家撥款為全國文聯新蓋的樓,一個比一個的麵積大,一個比一個的高。但是從品位上來講,他覺得都比不上王府井大街36號的這棟整體5層,局部6層,像火柴盒一樣的規製嚴謹的小樓。
原因無他,後來的新樓都缺了一份曆史感,另外地段位置也不行。
季宇寧想著,現在文聯在沙灘大院裡搭簡易房,這明擺著就是想要國家撥款蓋新樓呢。
可是他們不知道,曆史上,他們要在這簡易樓裡待好多年呢。
自己當初正是知道文聯未來若乾年的辦公條件惡劣,所以才沒接受張主編等人的邀請,來文聯上班。
3月9日,周五。
下午,季宇寧乘坐1750發車的13次特快列車離京,前往滬上。
前幾天,也就是3月4日,徐廠長親自打電話給季宇寧,告訴他上影廠已經確定由他來牽頭拍攝電影《巴山夜雨》。
當時,兩個人在電話裡說好了,季宇寧要在近期去一趟typoid="typo404"datatag="上海404"上滬typo。
他作為《巴山夜雨》劇組的老大,還是要跟上影廠的領導,以及劇組主要成員見一下。
上午他向係裡麵李主任請假的時候,跟他提了一下,暑假前後,他恐怕要各請一個月左右的假。
因為今年要拍電影。
這樣他就有差不多4個多月的時間。
當時他還有點兒擔心,李主任對於他的請假會不滿意,還好,李主任答應的很快。
因為他們第2年的研究生課程,更多的是靠自己來學,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另外,季宇寧在這19名研究生中學習進度是很快的,至少他的古英語、中古英語以及莎士比亞這個階段的英語,基本上是入門了。
而同時的一些歲數比較大的研究生,也就是他那些師兄們,很多還沒有開始入門。
所以李老師對他的自學能力是很放心的。
李老師也說了一下,如果這樣的話,那6月底的一些考核可以提前考核,畢竟這第一批的研究生如何培養,學校和係裡還是在嘗試中。
前世這第1批研究生的論文,也沒有一定之規。很多的時候,寫一本書也可以作為論文。
另外論文的格式也跟後來完全不一樣,幾乎就沒有什麼要求。一句話,隨便寫。使用中文,還是英文,也隨便。
所以季宇寧在這一屆的研究生學習中,還是相當自由的,時間安排上也比較靈活。
火車票是北影廠幫著訂的,自然是他們劇組報銷。
由於訂票時間比較倉促,所以沒有訂到硬臥車票,直接給他訂的是軟臥的下鋪,這讓季宇寧感覺很滿意。
3月10日,周六。
下午1441,火車抵達滬上火車站。
季宇寧走出火車站,老遠就看見了謝晉,還有吳貽弓,倆人在衝他招手。
上影廠還專門派了一輛小車來接他。
季宇寧也沒想到謝晉也跑來接他。
一問,這老兄最近沒什麼項目,他還在等著那個電影《牧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