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大桌子,坐了8個人。
趙丹和白楊特地趕來,一是因為季宇寧去年為趙丹繪白楊寫的菊花詩意圖題詩的緣故。這兩位一直心存感激。
二是因為季宇寧是謝添老爺子的小徒弟,而這二位跟謝添關係特彆的好,也可以說是幾十年相交莫逆。
這兩位國內數一數二的大演員居然也在接風宴上,讓季宇寧感到很意外,也很是高興。
白楊此前好多年都是上影廠演員劇團的團長,而趙丹更是國內至今咖位依然最高的男演員。
這2位捧場,對季宇寧在上影廠組團拍戲,那真的是有莫大的好處的。劇組裡無論資曆多深的人,都得給季宇寧麵子了。
此時季宇寧不禁想起了前世有一位影壇著名人物的話,電影圈裡最重要的是人脈。
“小季啊,你這次到滬上來的正時候,雨水過後,驚蟄前後,正是大量春菜上市的時候,我們滬上人叫‘咬春’。
像春筍啊,菜苔呀,薺菜呀,草頭啊,馬蘭頭,蠶豆啊,還有河蝦,鱖魚,刀魚。”
白楊是一口的滬上方言。
季宇寧一看,真是一大桌子的春菜。
春筍,有醃篤鮮,油燜筍。清炒菜苔,清炒蠶豆,薺菜炒年糕,薺菜黃魚羹,草頭圈子,馬蘭頭香乾,油爆河蝦,清蒸鱖魚,清蒸刀魚。
“這個菜苔,我們滬上人最喜歡吃,這一段時間幾乎家家戶戶都炒來吃,京城是沒有的。這個有點兒像粵省人吃的那個菜心。但口感還要更糯,更好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阿丹就特彆喜歡吃這個菜苔。”
季宇寧一看,趙丹正笑眯眯的看著他。
“小季,這個時候的長江刀魚是最好吃的。肉質細膩,鮮美至極,滬上人的說法,叫‘鮮的眉毛都掉下來了’。
我在滬上這幾十年,最喜歡吃的就是這個刀魚。”
刀魚是滬上人認定的長江三鮮之一,一般是3月吃刀魚,4月吃河豚,5月吃鰣魚。
這個時候的刀魚,還不像季宇寧穿越的時候那樣奇貴無比,這時候刀魚還比較普通。
季宇寧看到盤子裡清蒸了差不多10條刀魚。
徐廠長給季宇寧這位客人分了兩條刀魚。
銀光閃閃的刀魚,脫骨性與其他魚類相比更好,季宇寧用筷子輕輕一夾,整根骨頭就起來啦。
看看這雪白的魚肉,他趕緊捂住眉毛吃一口。
哎呀,連魚骨都想抿一抿。
真是美味。
季宇寧不由想起了他穿越那個時候,每年3月份長江野生刀魚8000塊錢一斤都不容易搶到。
穿越到這個時代,真不錯。這以後,可是有口福了。
好像一直到80年代中期,長江刀魚還都是每年產量比較穩定,到了90年代,產量驟減,其後,就很少見了。
晚上季宇寧被安置在永福路52號的小洋樓裡,也就是上影廠的1號樓。
房間很不錯。
這個時候,這棟2層小彆墅,還是宿舍加排練室,再加上招待所,還不是那個文學創作樓。
喜歡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