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電影《廬山戀》最初的劇本中,並沒有接吻戲的設計。隨著拍攝的深入,導演認為這部愛情片需要一些突破性的場景,於是臨時增加了這場戲。
當時這部電影拍的時間很長,除了在拍攝過程中,劇本還在不斷的調整之外,另外男女主人公一開始也不能完全進入角色,導演隻能是不斷的精心設計各種場景,創造機會讓兩位年輕演員培養感情。比如在用餐時間,其他人總會不經意地離開,隻留下張瑜和郭凱敏兩個人。
而接吻戲是男女主人公感情戲的高潮,前世這場戲一直拖到最後才拍,可以說是拍的差強人意。遠沒有現在季宇寧和朱琳拍的這樣順利。
在廬山上的戲,基本上就是兩人戲。季宇寧和朱琳發揮的不錯,劇組拍攝進展的也很是平穩和順利。
季宇寧感覺自己已經放慢了劇組拍攝的速度,但是拍攝的進度仍然很快。他拍戲完全是按照拍攝計劃,另外劇本基本上也沒什麼調整的。
他和朱琳在拍攝中,很快就漸入佳境。
他扮演的耿樺這個角色,根據劇本的設定,是個“大男孩”,既不同於奶油小生、亦不同於冷峻硬漢。他有鄰家大男孩式的幽默感,很富親和力。
這個設定實際上很符合季宇寧的性格。另外他的形象甚至還比前世那位男演員更好一些,所以演來更亮眼。
而朱琳扮演的女主角周筠,她身著的時裝,與兩人交往時表現出來的主動,則帶有現代女性的獨立自主的意識。
除此之外,朱琳更帶有那種清麗脫俗的感覺,她更洋氣一些,也多了一些矜持。而前世那位女演員無論穿了多少套最新的時裝,仍然是讓人感覺有那種滬上地區小市民的氣質。根本不像是海外回來的。
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互動模式,既符合傳統的民族心理,也符合此時新時代的潮流。
所以這部電影中的男女之間的愛情是特彆吸引人的,而他們的愛情,又加上了兩個家庭的家國情懷這種曆史感,還有從廬山的人文自然風光中體現出來的故鄉之思。
這天,接近傍晚的時候。
劇組在靠近含鄱口的地方擺開陣勢。
“耿樺,我想聽聽你吹的笛子。”
周筠指了指耿樺身上帶著的笛子套。
這笛子,就是季宇寧平常自己吹的笛子,那笛子套就是朱琳給他做的。
這場戲是季宇寧給自己加的戲。也不需要替身演員,他自己現場演奏就可以了,當然後期製作還要進行同步的配音的。
他要吹奏的笛子曲,也是他自己創作的,就是前世那首著名的陶笛樂曲《故鄉的原風景》。
這首曲子用竹笛,用塤,用簫等吹管樂器,都是可以吹奏的。
當這一曲清新、深情、悠揚的樂曲奏罷,不僅對麵的女主人公被深深的感動了,就連周圍的劇組成員也同樣被感動了,這首歌曲可以說是觸及了所有人內心那種對故鄉的情意。
這場戲拍完,旁邊的王銘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對季宇寧說道:
“小季呀,你這首曲子完成以後,我們都可以視你為真正的作曲家了。
你上次寫的那首歌,就是春節你愛人演唱的那首《月光下的鳳尾竹》,那首曲子就已經是很美了,就已經超過了一般歌曲了。”
作曲王銘已經在考慮用這首曲子進行這部電影的配樂。
他很喜歡這支曲子。
季宇寧不知道的是,他此時給自己加的戲,後來也給他帶來了極大的驚喜。
翌日中午,廬山黃龍潭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