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寧記得明年1月初,出國人員的費用開支標準將會進行修訂。改為基本服裝和零星服裝合並包乾補助,回國後服裝即由個人保管,備做再次出國或參加外事活動之用。
之所以將這個費用開支標準進行修改,是因為目前出國人員的費用開支有一些鋪張浪費,比如像定做出國服裝,幾乎所有的人都是撿最貴最好的來定製。反正是國家全部報銷,機會難得。
所以季宇寧這次出國,定製服裝趕上的時候也不錯,這個時候對於出國服裝的製裝費用數額並沒有一個上限的要求,隻有一個標準。
7月28日,周六。
下午,季宇寧在北影廠剪輯室觀看電影《廬山戀》初剪的第1稿。
剪輯室裡除了他,還有幾位劇組的主要人員,包括副導演、剪輯師、攝影、配樂等人,以及南海影業的吳總。
另外,北影廠汪廠長也過來了,他也想看看季宇寧真正首次執導的影片的效果。
“嗯,畫麵拍的很棒。大致的情節也挺好。小季你和你們家小朱演的還真是不錯啊。
我的總體感覺就是賞心悅目。”
看完這初剪的第1稿,汪廠長還是習慣性的首先發言。
“嗯,我覺得嚴老師剪的第1稿不錯。節奏體現的特彆好,下麵的精剪也好做了。”
季宇寧接著發言。
他也挺滿意的。
接下來南海影業的吳總作為製片人的代表,也對這個版本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他挺高興的。這可是南海影業拍的第1部故事片,現在看來,這部電影進展不錯,未來可期。
7月29日,周日。
上午,季宇寧在家裡接到了《收獲》雜誌編輯小林姐從滬上打來的長途電話。
“季宇寧,我已經看了你寄過來的那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你這篇小說寫的真感人。我把書稿給我們編輯部的其他人看,其他人也是看完了,感動的掉眼淚。
後來我把書稿帶回家給我爸看了,我爸也特彆激動,他說你這篇小說是一篇能夠洗滌人們心靈的小說。
他說你這篇小說在我們刊物發表的時候,他就以“洗滌人們心靈的一篇小說”為題,為這篇小說專門寫一篇評論。
季宇寧,你這篇小說我們編輯部已經決定了,就發表在《收獲》今年的第5期上,就是9月下旬出的那一期。
原本我們這一期的所有稿子已經定了,但是我們編輯部討論決定,把你這篇臨時加上去,而且你這篇是作為那一期的頭條。
還有啊,季宇寧,嗯,希望你寫一篇關於這篇小說的創作談,也同時發表在這一期上。”
季宇寧的這篇《高山下的花環》是上禮拜天寄出去的,沒想到《收獲》這邊的反饋來的這麼快。
放下小林姐的電話。
季宇寧立刻鋪開稿紙,寫下了他這篇創作談的題目,“最璀璨的和最寶貴的——《高山下的花環》創作談”。
這篇創作談,季宇寧寫了近萬字。
在文章中,他回顧了創作這篇小說的由來以及創作經過。從作者角度,談了那場戰爭對他心靈上的震撼。
這篇文章和那篇小說一樣,同樣非常感人。
當晚,在首都劇場,是季宇寧的話劇,《左鄰右舍》的首演。
季宇寧一家四口都來到了演出現場。
一進劇場大廳,季宇寧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在那裡的英叔老兩口和他兒子。
英叔的大女兒沒來。
這兩家人相互之間都非常熟悉了。大家見麵,都開心的招呼起來。
“英叔,吳姨。”
“宇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