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世一樣,魯省電視台仍然是準備把《高山下的花環》拍成一部三集的電視連續劇。
季宇寧表示沒什麼異議。
他知道這個年代國內的電視普及率還是太低,所以電視劇沒有什麼市場,也沒有什麼影響力。
不過魯省電視台的人,提到的這個電視連續劇,倒是讓他心裡不由一動。
前世1980年,中央電視台拍攝了國內的第1部電視連續劇。就是那部一共9集的《敵營18年》。
不過這部九集的電視劇拍的可是質量很低劣。當時電影界的那位夏老爺子就曾經說過,這部電視連續劇的劇情以及主要演員的表演,沒有絲毫的合理性。可見當時這位導演的水平之差。
季宇寧穿越的時候,很多人評論這第1部電視連續劇,都是當笑話來說的。
如果魯省電視台這個時候把他的小說拍成電視連續劇,也許很可能會成為國內的第1部電視連續劇。
9月份的最後一周,隨著季宇寧的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影響越來越大,國內各大電影製片廠關於拍攝權的爭奪,也是愈演愈烈,所有的故事片廠廠長都不願意放棄拍攝這部電影。
尤其是國內的四大電影製片廠,也就是八一廠,北影廠,上影廠和長影廠,對於這部電影的拍攝更是勢在必得。
在這種情況下,這部電影《高山上的花環》由哪家電影廠來拍攝,決定權已經上升到了電影的主管機關文化部。
而且部裡麵電影局的溝通都沒什麼用了,隻能是由部裡的領導來協調和決定了。
據季宇寧這位文化部科技司的小乾部打聽來的消息,這四大電影廠都在紛紛遊說部裡的領導,主要是找主管電影的陳副部長,還有像夏老爺子,文聯的馮老爺子等人。
當然這幾家大廠他們的理由都是非常充分的。
八一廠的陳廠長的意見是:八一廠作為部隊唯一的一家電影製片廠,由它來拍攝反映反擊戰內容的這種戰爭題材的電影,是天經地義的。
而且本身八一廠的優勢就是在拍戰爭片上。
既然小說原著作者季宇寧同誌傾向於這部電影的導演選擇謝晉,那麼八一廠完全可以借調他和謝晉來廠子裡拍攝這部電影。
這位屬於總政文化部的八一廠的領導,對季宇寧還是很給麵子的。
當然八一廠借調外麵的導演,這也是有傳統的。今年八一廠拍那部戰爭片《今夜星光燦爛》,就是借調北影廠的導演謝鐵驪來拍的。
北影廠汪廠長的意見更是簡單直接。
他說,這麼好的本子,就應當由最好的電影廠來拍攝。
老汪話裡的意思,北影廠就是國內最好的電影廠。
而上影廠的徐廠長對此顯然是很不讚同。
徐廠長認為:既然小說原著作者季宇寧已經同意由上影廠的導演謝晉作為導演,拍攝這部電影,那麼這部電影的拍攝權就順理成章的歸屬於上影廠了。
而且滬上始終是國內電影發展最好的地方,無論是電影技術,還是電影方麵的人才,上影廠都是首屈一指的。
長影廠的蘇廠長也不甘落後,他的理由卻是另辟蹊徑。他認為,此前長影廠就拍過許多這種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經典電影。像電影《董存瑞》,像《英雄兒女》,像《上甘嶺》,所以他們有拍這種題材的優秀傳統。
而由他們來拍電影《高山下的花環》,就可以繼續延續這種傳統。
季宇寧聽到了這幾位廠長的意見,他也覺得大開眼界,他覺得都是好有道理。不過這個時候他也無所謂了,因為拍攝權最終到底歸誰,跟他也沒關係了。
這一周,季宇寧兩部電影算是拍完了,他準備十一以後再回學校。
所以他一般都是在家。